@文|本刊记者/陈敏 本刊通讯员/王镭铮

摄影/丁肇锋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的编辑记者们在聆听讲座

2019年12月10日一早,阳光明亮的北京初冬,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的编辑记者们济济一堂,等待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到来。9点半,“茅奖作家梁晓声与中青总社书刊编辑对话:写作、阅读与编辑能力”讲座在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正式开讲。

梁晓声,著有《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知青》等小说,2019年以百万字长篇小说《人世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资深教授。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党委书记、社长皮钧出席讲座并致辞,党委副书记、总编辑陈章乐主持了讲座。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李师东(左)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梁晓声(右)对话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李师东与梁晓声进行了精彩对话,整个会场笑声不断,为这位作家大地般的宽厚和春雨般的温柔打动。

写作:

写人是怎样的,也写人应当是怎样的

如何成为好的写作者?

梁晓声说:“我在北京语言大学教学17年,那么多同学,会写作的不过三四个。比较成熟的一位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原本就具备写作的潜质。作家的想象是非常积极主动的,就像植物有趋光性一样,有思考的愉悦。无论你多么喜欢写作,就像唱歌或者跳舞一样,都要考虑你的基础条件。”

除了先决条件,后天环境的影响也很重要。他以俄罗斯作家举例,像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从小生活在优越的阅读环境里,大人们常常交谈文学,自然根基深厚。

“环境的影响,我觉得应该是从三四岁到18岁以前。这个时期的大脑像一个容器,属于盛装的阶段,你装进来得越多,越是对想象有一种驱动力。也只有对这样的人,灵感才存在。”

谈到自己,梁晓声坦言,最初写作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才华。从下乡到知青返城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时,写作是他持续不断的自我证明。直到进入北京语言大学任教后,面对台下年轻的眼睛,他不禁开始叩问:文学对这个时代、对读者、对社会,有什么意义?

“作家是生物导体,是特殊的人。那么,作家的左手和右手在连接什么?一手握住现实生活,一手握住文化,握住人类全部文化所形成的那种价值观。这二者在特殊时代是会断裂的,或者说不那么通畅,就像打电话时断时通,就需要艺术家们伸开双手,把这一段和那一段连起来。我写《人世间》,就是‘连接’的证明。通过我这个导体,从文化的这一端向社会生活的那一端传递什么呢?真善美。尤其以‘善’为要。好的作品不仅写了人是怎样的,也写了人应当是怎样的。从前的我只是为了虚荣心,为了证明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写作,但到了写《人世间》时,虚荣和才华都退潮了,是要跟时代交心。”

由此,读者们才能看到这部浩瀚的史诗巨作《人世间》。

阅读:

人活着,难道不应该是找意义、找思考吗?

参加讲座的前一天晚上,梁晓声重读《父与子》,直到凌晨两点。

“我陷入一种空前的非常大的忧伤,在我青少年时期对我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经典书籍,此刻依然使我感动,而我的作品与它们之间仍有不可逾越的距离……有很多记者问我是什么促使我一直在写作?我想,是因为我没有满意过。我总想写出一部满意的作品来。但归根到底,这所有的一切,无论是灵感、技巧、差距感,或是衡量文学好坏的标杆,都是大量的阅读带给我的。”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爱不释机”(离不开手机),这位仍以笔写作的作家有些不理解,为何有人如此沉溺于网络。他认真地问大家,“人活着,怎么能只是找乐子、找意思呢?难道不应该是找意义、找思考吗?”

梁晓声回答提问时妙语连珠

要养成一种习惯,一种发现好作品的敏感

面对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的编辑们,梁晓声诙谐地说,“我经常对中青出版社表达忧患意识,仅仅靠出书,又没有房地产,还要面对各大知名出版社的竞争,太难了。”

从前都是作者找编辑,现在是编辑寻找作者。梁晓声深知这种竞争的激烈,“一位名家要写一部作品,根本没定写什么的时候,就有多少家出版社在追问;等听说了写作计划,更不知道有多少人去他家……其中还有好多名和利的关系。但我基本不是这样,我会想,编辑中还有哪些是我的朋友?相对地感情就会有所倾斜。但现在出版市场化的形势下,大多数作家是相当理性的。编辑和作家要保持一种怎样的感情?要能够深入了解作家的文学理念,经常和作家的好朋友沟通,经常读经典作品,成为作家的良师益友。”

他建议编辑要像作家一样,“养成一种习惯,一种敏感,别人说几句话他立刻激动起来,他知道这会是一部好作品。”

“我们年轻的朋友在做编辑之前,可能准备不够。好的编辑,一部作品翻看几页,就能迅速知道如何取舍。但若他没有大量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积累,他凭什么做判断?如果我们的阅读只是局限于2000年以后的一些时尚作品、网络作品,停滞在这个状态的话,那对于作品的判断也会是局限在这个标准里。”

最后,皮钧分享了梁晓声在茅盾文学奖受奖辞中的一段话,与全社编辑共勉:“经济决定人类有能力做什么,科技决定人类可以做到什么水平,文化省思哪些事应该做,而哪些事不应该做。”

这是梁晓声在文化传承方面秉持的信念,愿在这个时代仍能激荡我们的内心。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责编:tamako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