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茶友認爲好茶存起來,只需要注意一下存茶環境是否通風、清潔、避光、防潮、無異味、無污染這些基本條件就行了,實際上存茶,特別是存年代久遠的茶是門技術活,還要根據年份的不同,在一些細節之處稍作調整。

以六堡茶和普洱爲例子,十三夷來說說存放時會有哪些差異呢?

按年份劃分

1.新茶 普洱茶:

新近生產出來的茶品,一般指生產成茶品後1-3年之內的茶;

六堡茶:

5年以內的茶;

2.中期茶 普洱茶:

關於普洱中期茶的年份期間,沒有統一標準,可以明確的是:中期茶就是指經過多年陳放後,正處於轉化過程中,陳化效果達到較好階段的茶品。針對普洱茶中期茶的年限,各界人士均說法不一,有3-5年、5-10年、10-15年或6、7年到15、16年之說。

六堡茶:

5~10年的茶;

3.陳茶 普洱茶:

指有一定年份的茶,一般說陳茶都會加上精確的年份,例如“5年陳茶”、“15年陳茶”;

六堡茶:

10-20年的茶;

4.老茶 普洱茶:

在雲南當地,一般指生產成茶品後7年以上的茶,而在廣東、港臺等地,10年、15年以上方可稱之爲老茶;

六堡茶:20年以上的茶;

不同年份的存放差別

新茶存茶重點:散味醇化

新茶剛做出來,往往帶有堆味、水氣等等工藝的氣息,而且茶性還沒穩定,不宜完全密封保存,所以要注重適當通風透氣,散除工藝味道。

在包裝方面,要是新車的包裝是較差的鋁箔袋、複合材料袋、塑料袋等,也應該換到牛皮紙袋紙盒竹木容器等通透性較強的地方儲存。

至於散茶,用乾淨、無異味的紙包起來或者儲存在陶罐裏就好;籮裝茶、緊壓茶等適合放在紙箱裏封存好。

中期茶、陳茶存茶重點:穩定轉化

中期茶和陳茶,茶性逐漸穩定,但仍有轉化空間,所以要通過品鑑,判斷前期的轉化效果來判斷儲存方式。

最好的儲存方式是用透氣性較好的紫砂、陶罐裝起來,注意儲存的內部要鋪上一層紗紙哦。除了紫砂和陶罐之外,牛皮紙、生宣紙包裝,外加紙盒或竹木容器等等也是不錯的儲存地方,這些既能讓茶葉有機會繼續轉化,又能防塵、防潮、防蟲呢。

老茶存茶重點:相對密閉

老茶的茶性已經穩定下來了,茶葉品質也達到了理想階段,所以平常不喝想好好珍藏的話,把它放在瓷器裏面封存起來就最好了。

特別注意的是,想喝的時候要提前一週甚至更長時間來醒茶,醒茶之後再泡,滋味更好。

愛喝黑茶的茶友們學會了嗎?總而言之要記住存茶的大環境法則:低溫、除氧、低水分和避光。你們還有什麼存茶的技巧呢?分享到留言區吧!

(圖片來自百度,僅用於交流茶文化,如有疑問請隨時聯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