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有媒體報道,雲南怒江州福貢縣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江西片區(以下簡稱“江西片區安置點”),存在泥石流防治工程安全等級低、建築邊坡防護工程存在不安全隱患等問題,對擬入駐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了潛在的較大威脅。要知道,根據雲南組織的國家級、省級地質災害專家的勘察意見,該安置點的風險隱患可以說是相當巨大——4條泥石流溝(N1-N4)由東向西分別穿過江西片區安置點,屬特大型地質災害隱患,威脅着安置工程安全。

原標題:紅星評論|萬人搬遷安置點地災隱患突出,是否真無更好方案

近日有媒體報道,雲南怒江州福貢縣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江西片區(以下簡稱“江西片區安置點”),存在泥石流防治工程安全等級低、建築邊坡防護工程存在不安全隱患等問題,對擬入駐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了潛在的較大威脅。

爲何要將扶貧搬遷安置點放在一個有地質災害隱患的地方?當地表示,完全合適的地址稀缺。

據介紹,怒江州98%以上的面積是高山峽谷,山多、山大、山陡,多爲高山陡坡,可耕地面積少。“怒江州很少有開闊的平地,就連找個籃球場大小的地方(平地)都比較困難。受地形限制,我們把最適宜修建房子的土地都留給了學校、醫院和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怒江州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這一表態,算是消解了部分輿論質疑。可是,生命安全重於泰山,即便如此我們仍然要追問,在安置點的選址上,是否真的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案了?

要知道,根據雲南組織的國家級、省級地質災害專家的勘察意見,該安置點的風險隱患可以說是相當巨大——4條泥石流溝(N1-N4)由東向西分別穿過江西片區安置點,屬特大型地質災害隱患,威脅着安置工程安全。

採用搬遷安置的手段扶貧,是爲了更徹底地消除貧困,但相較於貧困,保證搬遷民衆生命財產安全無疑是更重要的。而且,由於該片區是人口集中的扶貧安置點,一旦發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致害後果和嚴重性會被不斷放大。因此,安置點的選址必須要有嚴格論證。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安置點的周邊,還有一座礦山。採礦活動一旦引發誘發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同樣會威脅到安置點。當事公司正在辦的採礦證,已經被叫停。如果取得礦權在先,且沒有違規開採,那麼安置選址產生的損失,就不應全部轉移給當事公司。

目前來看,該安置點的選址,是否經過了科學論證,需要進一步追問。退一步講,即便沒有其他替代選項,在選址確定後,考慮到如此高的災害風險等級,在建設施工過程中,也應該排查一切風險隱患,嚴格落實防災減災措施,確保萬無一失。

但根據專家組的勘察意見,安置點的泥石流防治工程進度,卻出現了滯後,沒能在主體工程投入使用前完工,存在“建設場地適應性差、安置點泥石流防治工程安全等級低、建築邊坡防護工程存在不安全隱患等主要問題”。

在明知存在重大地質災害隱患的前提下,安置房屋的建設、防災減災措施配套、民衆的搬遷等等,理應有將風險降到最低的時序安排。爲了達到快速脫貧搬遷的目標而趕進度,降低災害防治工程的建設優先級,只會對那些已經搬遷的民衆,構成更大的安全威脅。

不管怎麼說,扶貧是爲了讓民衆過上更好的生活,而不能讓他們處在更大的危險中。對當地而言,要是的確做到了將最緊缺的土地都留給學校、醫院和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確實值得點贊,但具體到本次安置點的選址,是否有其他更好的選項,仍值得追問到底。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熊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