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应三江源,《海拔四千米之上》这一专题的相关H5产品也分为了黄河源、澜沧江源、长江源三章结构,且从采访时就对每个源的主题进行了分类策划。值得一提的是,黄河源、澜沧江源、长江源三个章节的解说选择也不同,澜沧江源由当地昂赛乡党委书记扎西东周来介绍,长江源则由专程从兰州约请来的专家蒲健臣阐释,黄河源则是由在三江源国家公园一线采访的记者温潇潇来讲述,使得这个H5产品看起来、听起来都极富层次感。

原标题:1亿+点击!这个“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如何把VR用到极致?

有这样一部作品,它上线一年便收获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网点击量破亿,荣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融合创新类一等奖。创作团队用“饱受折磨”来形容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它到底是一部怎样的作品?今天,传播君就带你走进由****集体制作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全媒体报道专题《海拔四千米之上》。

如今,点开这个产品细细欣赏品味时,又回想起为了制作这个产品,那些“饱受折磨”的日子。当时辛苦,只巴望抵达终点;而今收获,又想着新的起点。

——《海拔四千米之上》创作团队

采拍

“职业生涯最艰苦的采访,没有之一”

创作背景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党中央确定的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是中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也是目前十个试点中走得最快、探索最深入的一个,有望为中国的国家公园体制闯出一条路来。为见证和记录国家公园体制在三江源的探索落地过程,****策划了《海拔四千米之上》这一专题和相关产品。

专题从2018年2月份开始酝酿、筹划,整合内部资源,组成了约40人的强大前后方报道团队。

参与一线采访的记者大部分是从海拔2米多的上海、海拔40多米的北京,被派遣到海拔4000米之上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他们携带着无人机、照相机、360相机、三脚架等各种设备,克服高原反应、紫外线灼伤、耳朵失聪等困难,历时3个多月,在青藏高原上累计跋涉约万里完成采访工作。

海拔四千米之上①|棕熊常“敲”我家门

创作故事

播出10分钟、爬山4小时

参与一线直播的女记者张成杰说,澜沧江源的采访呈现出来的是3个半小时的播出,孰不知为了这3个半小时整整拍了一个月。每个地方之间都间隔很远,有的还要爬山,加之踩点,与外地的采访对象协商时间地点,商量提纲,选择有代表性的景致等,所以拍了这么久。仅仅一个开场就选了4个地方录了多个不同的版本,“完美践行了播出10分钟、爬山4小时……”

寒风中的口播

在玉珠峰前直播时,因高原山间风力强劲,气温偏低,进行口播的女主播一直 在寒风中受冻。接受采访的当地藏族阿姨一直让这位女主播把脸围起来,但为了直播效果, 女主播婉拒了建议,坚持脸部无遮挡进行口播。

突发的失联

为了采访三江源国家公园内“人兽冲突”的相关内容,记者决定去 一个最典型的地方——玉树州治多县索加乡。从县城驱车到乡里,记者一大早就出发了,可午后时分突然和后方失去了联系。后方编辑部十分焦急紧张,每隔半小时就拨打一次电话,但一直无法接通,后来还动用了多方力量来寻找,但迟迟无果。

经过一夜的等待和煎熬后,次日早上前方记者才回电,说离开县城后不久就没有了信号,中途发现一户牧民家被熊袭击过好几次,险些丧命,他觉得这是采访主题的绝佳典型,因此当晚就在这户牧民家旁边住下。记者次日赶到附近的一个寺庙,有了信号,才赶紧给后方回了电话。

一位老记者直言,这是“职业生涯最艰苦的采访,没有之一”。正是这些在第一线风沙中磨砺出来的新闻素材,为制作极致的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策划

三个江源三个主题,展现国家公园的多样美

对应三江源,《海拔四千米之上》这一专题的相关H5产品也分为了黄河源、澜沧江源、长江源三章结构,且从采访时就对每个源的主题进行了分类策划。

澜沧江源

澜沧江源以江源高原峡谷为主,尤其是昂赛大峡谷,山与谷之间的海拔落差很大,动植物资源丰富,最知名的就是“雪山之王”——雪豹。昂赛大峡谷是雪豹的主要出没地、栖息地。

H5产品中的澜沧江源一章中的漫游VR,就以当地牧民登山查看保护雪豹的相关举动为主题。VR镜头一路跟着牧民才仁尼玛,记录他上山查看拍摄雪豹的红外相机是否有电、是否被动过,以及是否有拍到雪豹的相关影像。抵达山顶后,才仁尼玛兴奋地发现,红外相机真的拍到雪豹了。漫游VR里,插入了几个弹窗视频,分别是“雪豹护食”“牧民救护雪豹”“涉水上岸的大秃鹫”等,给读者以延展纵深的现场体验。

长江源

长江源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势高峻、气候寒冷,有627条冰川,冰川面积1168平方公里。昆仑山中段最东端的最高峰——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有现代冰川209条,冰川面积184平方公里。

H5产品中的长江源一章中的漫游VR,就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蒲健辰登上玉珠峰的一条冰川并采样为主题,通过他的登川、解说和采样,向读者介绍三江源冰川消融退缩的情况及影响。在漫游VR里,插入了关于冰川如何消融成水、冰川消融带来的“泥石流”等内容的弹窗视频。

黄河源

黄河源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扎陵湖和鄂陵湖是黄河上游最大的两个天然湖泊,与星星海等湖泊群构成黄河源“千湖”景观。

H5产品中的黄河源一章中的漫游VR,就展示了黄河源区最大湖泊鄂陵湖令人醉心的青碧美,以及星星海众多湖泊海子的千姿百态。在漫游VR里,插入了被视为“圣湖”的湖水旁边的经幡、黄河源区的各类水体等。

三个江源各自呈现的不同主题,内容互为补充,最后让读者由点及面地感受到了三江源国家公园野性之美。

值得一提的是,黄河源、澜沧江源、长江源三个章节的解说选择也不同,澜沧江源由当地昂赛乡党委书记扎西东周来介绍,长江源则由专程从兰州约请来的专家蒲健臣阐释,黄河源则是由在三江源国家公园一线采访的记者温潇潇来讲述,使得这个H5产品看起来、听起来都极富层次感。

制作

全部由 员工自己完成,连配音都是记者来

《海拔四千米之上》 从策划一开始,就计划制作一个新媒体产品。

考虑到国家公园是大美之处,能够有机会抵达现场的人始终是少数,因此****决定做一个体验感比较强的产品。而这显然是VR视频的长处,最终的产品也是以VR视频为基础进行搭建的,基本结构就是精美的引子视频+多层嵌合的VR视频。

在一线记者完成采拍传回素材后,后方编辑部就开始了复杂的制作过程:海选资料、反复剪辑、设计包装、画面调色、解说配音、瑕疵清理、播出控制、写代码、模块开发、调试优化、平台分发……

值得说明的是,这一系列流程,全部由****的员工 完成。

预告片| 溯三江之源·海拔四千米之上

拍摄的时候,虽然已经布置了解说旁白等,但产品里有些引子视频还需要重新配音。起初,我们一度打算外请专业的配音人员来为视频配音。后来考虑到字正腔圆、一本正经的播音腔反而可能拉开与读者的距离,这对于一款非常强调用户沉浸体验的产品来说是莫大的伤害。因此最后决定由****自己的记者来解说,而且选择了亲自去三江源国家公园一线采访的两位记者,分别负责开启产品体验后的男性解说和黄河源一章里的女性解说。最后证明,效果很好。

H5产品在视觉呈现和技术使用上与以往不一样,此次是完全采用视频内容和VR视频,而且两者之间要彼此切换,引子视频切入到VR视频,VR视频里再插入弹窗视频。

全景漫游的形式现在也已经非常流行,H5基本上都是使用360全景图片的方式,但《海拔四千米之上》 H5产品的核心部分,全部使用了VR视频漫游的形式,机位或为定点静态拍摄,或为走动拍摄,呈现上不仅添加了丰富性,而且可以结合画面讲述更多的内容故事,将技术本身的特点尽力使用到极致。

此外,产品高度适配PC端和移动客户端多种平台,PC端的版本需要适配不同的浏览器,客户端的版本则需要适配各种不同型号、尺寸的手机。由于视觉内容的画面精美,在PC端大屏幕上呈现的效果都会更好一些。同时因为移动端受移动网络条件的限制,我们对所有的内容分别进行了优化,在移动端的文件尺寸都会比PC端小一些,利于用户快速加载,提升用户在移动设备上的体验。

本次产品在内容形式上和技术呈现上都有很大的创新突破,在开发制作的整个过程中,自然会有各种Bug需要调整修复,即使上线后,工程师也还不时对其再优化,以便让受众获得最佳的体验。

40人团队付出“极致汗水”后,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重磅实景互动H5,包含了4段精美的引子视频、9个弹窗视频、9个小环境展示视频,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景色之美。

这个H5产品,以及专题制作的4部微纪录片和4场大型直播,通过深刻的立意、来自一线的画面、精心的编排,贯通融合在一起,展示了人与自然在寻求和谐共生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感动、思考和希冀。

传媒论道 |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新时代,新技术,新变革。叩问网络媒体谁主沉浮?且听业内人士谈经论道!什么样的作品能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有何共同点?《网络传播》杂志微信公众号特设“传媒论道”专栏,近期将围绕“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邀请第29届中国新闻奖的获奖者们讲述心得、分享经验、探讨做法。持续连载中,敬请期待!

相关链接

✿ 本文 信息来自传播君约访,作者李云芳系****编委,季国亮系****视频视觉中心交互体验部副总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