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實中,醫生被當做“神”來看,他們包治百病,藥到病除,但這樣的誤解完全忽視了醫學的侷限性,“醫生之神”又是一個尷尬的存在,一旦他們治不好患者的病,或者說沒有達到患者和家屬預料的結果,那麼他們馬上就會把醫生從“神壇”上拉下來,甚至進行某種形式的傷害。參與創作的工作人員介紹,這個MV就是向大家傳遞這樣的信息:醫護人員除了救死扶傷,他們還是普普通通的丈夫、妻子、兒子、女兒,他們根本沒有早班晚班,運氣不好三天回不了家喫頓晚餐。

名城蘇州網訊(記者 熊曙光)酸性體質會致病!微波爐烹飪食物會致癌!朋友圈裏轉發的各類健康信息魚龍混雜,如何獲得科學、權威,有價值的健康信息,如何享受到更加便捷的醫療服務,如何緩解醫患關係,是廣大市民關注的話題。今天在蘇州舉行的“2019互聯網+健康中國大會”上,“健康中國醫者名片項目”啓動,呼籲廣大醫務工作者主動觸網,承擔網絡醫學科普的責任。

現實中,醫生被當做“神”來看,他們包治百病,藥到病除,但這樣的誤解完全忽視了醫學的侷限性,“醫生之神”又是一個尷尬的存在,一旦他們治不好患者的病,或者說沒有達到患者和家屬預料的結果,那麼他們馬上就會把醫生從“神壇”上拉下來,甚至進行某種形式的傷害。

醫護人員要變“網紅”,用羣衆語言解讀專業知識

今年上半年,一段《我是醫生不是神》MV在網上熱傳。參與創作的工作人員介紹,這個MV就是向大家傳遞這樣的信息:醫護人員除了救死扶傷,他們還是普普通通的丈夫、妻子、兒子、女兒,他們根本沒有早班晚班,運氣不好三天回不了家喫頓晚餐。一到高峯期了人滿爲患,沒辦法兒尿遁,好不容易上個廁所,還有病人來提問……

“通過醫生日常的工作生活,來表現他們的不易,改變了社會各界對醫生羣體的印象,也改善醫患之間的關係。”工作人員說。

醫護人員要變“網紅”,用羣衆語言解讀專業知識

今天,包括這首MV在內的由醫護人員創作的多款融媒產品被點贊。國家衛健委副主任、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祕書處副主任王賀勝表示,要立足大衛生大健康,把握健康傳播新機遇。要通過創新傳播方式,放大權威聲音:用羣衆語言,通俗解讀衛生健康知識。

醫護人員要變“網紅”,用羣衆語言解讀專業知識

大會期間,還啓動了“健康中國醫者名片項目”,面向每一位衛生健康專業工作者發出邀請,鍛造一支符合全媒體時代要求的衛生健康專業人員隊伍,培養一批健康傳播“智媒人才”。這就意味着,除了爲患者看病,醫務工作者還承擔着醫學科普的責任和義務。

本就工作繁重的醫護人員,是否還應該在百忙之中投身科普工作?對此,曾因《急診室的故事》而成網紅的上海六院急診部主任王韜認爲,科普有助於提高公衆的醫學素養,從以治病爲中心轉向以人民健康爲中心,比單純的看病意義更大。而對於醫護人員個人,各學科交叉融合有助於提升科研的視野和寬度,促進他們的學術研究。所以說,做好科普對於醫學的臨牀工作大有益處。

(責編:熊曙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