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四川的王先生今年40歲,在長沙某工地上班。

工地附近的幾顆白果樹因爲幾場大雨而落了一地果實。

因懷念家鄉菜“白果燉肉”,王先生撿拾了白果回家做菜喫。

沒想到,就是因爲過量食用這道家鄉菜,王先生竟然中毒了。

王先生回憶,11月16日,他發現工地附近的幾棵白果樹因爲幾場大雨讓果實落了一地,樹下滿地都是。

因爲想喫家鄉美食“白果燉肉”,王先生撿拾了約3-4斤白果回去做了一大鍋白果燉豬肉。

連續喫了兩天後,王先生在傍晚散步時突然暈倒併發生抽搐,被路人發現撥打120緊急送往長沙市中心醫院。

經檢查,醫生判斷王先生是食用了過量的白果導致的中毒,從而引發抽搐和昏迷,被收入急診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

經過鎮靜、補液等一系列對症治療後,三天後王先生病情穩定,從ICU轉到普通病房。

王先生表示自己並不知道白果是有毒的。

“當時連喫了幾餐白果燉肉後,我就感到身體不適,有頭暈,也有腹脹,本以爲是消化不良,纔出外散步的,根本沒想到會暈倒和抽搐。”

長沙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主任醫師李長羅表示,白果的本質是銀杏的種仁,味甘苦澀,可藥用,也可食用。

中醫認爲其藥用功效有斂肺定喘、止帶濁、縮小便,用於治療痰多喘咳,帶下白濁,遺尿尿頻。

不過《本草綱目》也有記載:“食多則收令太過,令人氣壅臚脹昏頓。”

《本草蒙筌》記載:“小兒勿食,極易發驚 。”

這都說明白果誤食是會中毒的。

“在急診,特別是兒科急診,醫生經常會遇到幼兒誤食生白果,導致驚癇抽搐的病例,中毒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死亡。”

李長羅提醒,生白果毒性較大,煮熟後毒性會降低。

白果中毒的嚴重程度,與患者的年齡大小、體質強弱及進食量的多少密切相關。

年齡越小者越易中毒,中毒的程度也越重;進食量越多者,體質越弱者,則中毒也越重甚至導致死亡。

目前,白果中毒無特效解毒劑,中毒後只能給予對症治療。

“市民應該瞭解白果中毒後可能出現的症狀,學會鑑別與處理。”

李長羅介紹,白果中毒後,症狀會在進食後1~12小時內開始顯現。

症狀輕的,可表現爲噁心、嘔吐、胸悶、腹痛、腹瀉、腹脹、頭暈、頭痛。

症狀重的,除了出現上述症狀外,還可出現煩躁不安、精神異常、抽搐、暈厥、體溫升高,甚至癱瘓、昏迷、呼吸困難。

因此,如果發現患者有以上症狀,請儘快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日常生活中,建議市民不可生喫白果,包括白果皮及果肉中綠色的胚都不能喫。

白果的正確食用方法是炒熟或煮熟透了可食少量。

另外,5歲以下的兒童不建議食用白果。

(編輯Max。圖片來源網絡,僅供參考)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長沙市中心醫院 劉祚仁 秦璐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