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情從2014年說起,當時中石化混改引進戰略投資者,匯源果汁實控人下的德源資本,斥資30億元人民幣入局。其實,港交所上市,只是匯源果汁的一步估值提高的棋。

急功近利搞擴張,一般不會有太好的結果,匯源果汁即將在港交所退市,這一結果,或許還是能說明點問題。

不過,講匯源果汁的故事之前,我們先來說一說另一家,在國內曾經非常牛X的公司——先鋒集團。

國民第一果汁匯源面臨退市,決策層失誤?資本的野心?

就在10月,集團公司突然發了一公告:先鋒集團董事長、網信集團實際控制人張振新因病在英國搶救無效9月18日死亡。

先鋒集團之前所涉及的業務非常的多,有金融科技、資產管理、投資及財富管理等領域,覆蓋中國主要省份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在東南亞、英國、美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旗下網貸平臺有網信。由於這兩年監管層對於P2P的清理整頓,網信也遭遇了較大危機,很多貸款人還不上錢,他們也無法對理財資金到期兌付,資金面非常緊張。

不得已,只有催借款人快點還錢。不曾想到,盡然有客戶還不上錢以物抵債。這家企業就是——匯源果汁,在P2P平臺借款400萬元還不上用果汁來抵。

何以至此,窮到這般境地?曾經的國民第一果汁,這些年遭遇了些什麼重大的打壓嗎?

我們先來捋一捋,匯源果汁的成長史。

匯源果汁創始人朱新禮1992年把一家負債千萬即將倒閉的罐頭廠盤下來,引進先進機械做起來濃縮果汁。

國民第一果汁匯源面臨退市,決策層失誤?資本的野心?

生意越做越順,市場做到很多發達國家。並且2007年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

其實,港交所上市,只是匯源果汁的一步估值提高的棋。

爲了提高身價,匯源果汁靠多方力量資本化開始 運作。比藉助德隆系、統一集團、達能集團的力量提升估值,很快匯源就這樣找到自己下家——可口可樂,出資172億港元想要買下匯源。

爲了迎合收購。朱新禮想盡各種辦法擴大自己的資產估值。比如大舉擴產,暫停新品推出。然後還裁減了整個公司銷售團隊的三分之二。

萬萬沒有想到,收購消息被擴大後,國內人認爲外資是兼併民族資產,這一跨過收購被上面最後叫停!

打腫臉充了胖子,卻是虛胖,還滿身負了傷。這一挫折,是匯源果汁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匯源果汁2008年的裁員,員工被裁一半,其中大部分都是銷售人員,這是一個致命打擊。

其次,由於公司內部管理的缺失,資不抵債越來越嚴重。

2012年,匯源借了50億,還了46億。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2018年匯源欠下42.82億元違規借款。然後不得不變賣自己的舊廠方和其它固定資產。

雖然如此困難了,但是匯源果汁的決策層還錯誤不斷,比如2018年春節,巨資投了央視的春節廣告,然而轉化非常不理想。還有匯源依然不斷盲目建設新的工廠,並無產出,加劇負債。

一系列失誤後,導致匯源果汁在負債的路上越走越遠。然而,這還沒有完,最糟糕的事情終於到來了。

事情從2014年說起,當時中石化混改引進戰略投資者,匯源果汁實控人下的德源資本,斥資30億元人民幣入局。

後來因爲缺錢,德源資本把這些股權抵押給了招商銀行,還不上錢最後被招行給告了。

國民第一果汁匯源面臨退市,決策層失誤?資本的野心?

今年9月份招商銀行曾向法院申訴前財產保全,請求查封,扣押,凍結德源資本持有的股權,銀行存款和其他價值供給人民幣41.03億元財產。

其中凍結銀行存款期限爲一年,查封動產期限爲兩年,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權的期限爲三年。

作爲買了匯源果汁的股民來講,有人即將面臨股票被退的噩夢。

2018年3月,在未經董事會批准、無簽訂協議,尚未對外披露的情況下,匯源果汁向匯源集團旗下的關聯方北京匯源出借42.75億元人民幣貸款。然後被港交所勒令股票停牌。

然後從2018年起,作爲一家上市公司,居然沒有勇氣再公佈財報了。

我們只有從2017年匯源果汁的中報看到,匯源果汁已經負債高達115億。

國民第一果汁匯源面臨退市,決策層失誤?資本的野心?

從當初創下港交所規模最大IPO,到2019年匯源創始人已經收到4個限制消費令。

有“有匯源才叫過年”,已經成爲過去。

究其根本,還是企業思路過於傳統,伴隨國內各大產業的轉型升級,傳統企業戰略思維必須也伴隨升級轉型。需要腳踏實地的,做好自己產品,纔是發展只根本。

假設匯源退市港交所,那麼在資本緊缺的前提下,還不好好做產品,老老實實搞生產的話,離“真正退市”就不遠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