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聶樹斌案”推動者鄭成月網絡籌款引發熱議。成都晚報記者昨天(11月14日)從鄭成月妻子張志英處瞭解到,目前鄭成月病情有所好轉,但仍未脫離危險期。網上的捐款數額家裏人也不是很清楚。“我們一直在醫院搶救病人,後面有時間會把全部捐款用途公開。”

隨着鄭成月網絡籌款事件的不斷髮酵,有網友在中國裁判文書網發現,之前法院判決鄭成月與張志英共同賠償王某嶺75萬元;同時,法院曾判決鄭成月家庭成員所開的公司“河北金民鑿井有限公司”賠償李某國33萬元左右。針對這些債務的償還情況,成都晚報記者聯繫鄭成月兒子鄭奧採訪,未獲得回覆。

“聶樹斌案”推動者鄭成月網絡募捐引爭議,律師建議公開財產

中國裁判文書網關於鄭成月的部分案件

鄭成月參與創辦多家公司 有些被列入黑名單

在工商信息公示系統中記者看到,河北金民鑿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10月,法定代表人爲鄭成月的兒子鄭奧,註冊資本300萬元,目前仍處於正常營業狀態。不過在工商信息醒目位置有紅色提醒:該企業已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黑名單。

“聶樹斌案”推動者鄭成月網絡募捐引爭議,律師建議公開財產

河北金民鑿井有限公司被列入黑名單

同時被工商部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還有邯鄲市順暢運輸有限公司,其股東之一爲鄭成月。該公司成立於2014年4月22日,註冊資本1000萬元,鄭成月認繳出資金額800萬元。至於該公司與鄭成月到底有多大關係以及是否有欠債情況,成都晚報記者向鄭奧發去採訪信息仍未獲得回覆。

除此之外,鄭成月參與創辦的公司還有北京名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15年5月13日,註冊資本100萬元人民幣,目前處於營業狀態。據瞭解,鄭成月曾在公司初創時的宣傳海報中出現,但並非該公司的控股股東。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公司合夥人李金星說,公司主要嘗試開展債權業務,鄭成月沒有從公司拿一分錢。

11月13日下午,成都晚報記者採訪鄭成月兒子鄭奧詢問捐款的實際用途時,鄭奧回應說正在和醫生商量鄭成月的治療方案,“我父親身體一直不太好,現在我們想先給父親治療,這些(捐款去向)稍晚一會兒都會弄的。”11月14日,記者再次撥打鄭奧電話,被短信告知不方便接聽。

“聶樹斌案”推動者鄭成月網絡募捐引爭議,律師建議公開財產

鄭成月籌款項目已結束

鄭成月家庭收入未被審覈 律師建議公開財產

引發網友質疑的問題在於,鄭成月之前開設多家公司,註冊資本幾百萬元,有些處於正常運營狀態,爲何這次要在網上進行公開募捐?同時,成都晚報記者注意到,今年10月19日,愛心籌、輕鬆籌、水滴籌聯合發佈的《個人大病求助互聯網服務平臺自律公約》中規定,平臺要求發起人盡最大努力公開求助人相關信息,包括家庭經濟情況(主要是工資收入、房產、車輛、金融資產等)、預期款項用途、商業保險情況、獲得政府醫療救助等情況。而在本次募捐中,鄭成月家庭財產情況尚未對外公佈。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騰訊新聞獲知鄭成月的求助信息後,平臺對鄭成月的疾病信息、診斷證明和需要救助的信息進行了審覈,“但是工資收入不在我們的審覈範圍之內,我們會跟患者覈實拿到他們村委會或居委會因病致貧的證明。”當記者嘗試聯繫張志英詢問家庭財產情況時,電話被掛斷。

那麼在本次募捐中,鄭成月是否應該適度公開家庭財產情況?重慶永和律師事務所張利娟律師給出了肯定答覆。張律師認爲,雖然對“騰訊公益”這樣的網絡衆籌平臺的法律規範尚屬空白,但類似這樣的籌款本身具有社會公衆捐贈的性質,是捐贈人愛心善舉的表現。“作爲籌款人、求助人應當將真實病情、家庭經濟情況和捐款用途向捐贈人披露,由捐贈人根據披露情況決定是否捐贈及捐贈的數額。”

張律師說,在遇到困難時,籌款人公佈其善舉無可厚非,但如果爲了籌款而片面公佈實際情況甚至扭曲事實真相,則不僅僅是炒作,更是違背了社會的公序良俗,甚至涉嫌違法犯罪。

成都晚報新媒體記者盧燕飛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