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丨如萍

來源:每晚一本書(yitiaobao)

你有沒有想過,到底是哪種能力,讓你走到了最後?

1

堅持

2019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讓人看得心情此起彼伏。

在一小時四十分鐘內裏面每一幀都極其驚心動魄,真實地感受到了主角亞歷克斯徒手攀巖的艱險。

亞力克斯爲了準備好每一次的徒手攀巖,他長期住在拖車裏,堅持素食,甚至在拖車的門框上安裝了一個引體向上裝置,來鍛鍊肌肉、手指的張力和抓力,這一切的習慣,他堅持了十幾年。

而這一次,他又在沒有任何保護方式下攀登2750英尺高的伊爾酋長巖,其中筆直的巖壁有900多米高,如果不小心犯個錯誤,手腳一滑,便會立即葬身山崖。

爲了充分做足準備,他和隊友事先多次帶着保險繩和裝備,反覆驗證攀登路線,並且在巖壁上嘗試不同的攀登方式,測試每一種方式的可靠性。

下山之後,亞歷克斯把每一次的驗證結果記錄下來,反覆咀嚼,總結出不同路段需要注意的要點。

終於,在2017年6月3日,亞歷克斯在沒有任何防護設備的情況下,僅憑一小袋石灰粉,憑藉着雙手雙腳,花了3小時56分鐘就成功登頂,成爲史上第一人。

亞歷克斯的堅持,並不是在一件事上死扛,而是在一個大方向上堅持,在小方向上不斷改進。

很多人誤以爲,堅持就是在一條道上走到黑,撞破南牆都不回頭,真如此的話,那亞歷克斯不過是一介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莽夫罷了。

正因爲亞歷克斯在攀登酋長巖時,在小方向上不斷調整:反覆驗證路線、攀巖方式、總結注意事項,他才能在徒手攀巖的大方向上超越前人,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一磚一瓦都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能夠堅持到最後,你就能最先看到曙光!

2

思辨

《中庸》有言: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意思是做事要廣泛的學習,仔細的探究,謹慎的思考,明確的辨別,最後才能切實去實行,想要事情完美落地,一定要有思辨的能力。

所謂的思辨能力,指的就是思考辨析能力,一個人倘若缺少思辨能力,無異於行屍走肉。

華爲集團CFO孟晚舟曾在一個演講視頻中說到,有一次她看到女兒在寫老師佈置的作文《你最崇拜的人》,那時孟晚舟的第一個想法是,肯定是寫父母。

問女兒準備寫爸爸還是媽媽?沒想到卻被女兒一句話紮了心:

“你憑什麼認爲你是我最崇拜的人?”

後來,孟晚舟才知道女兒最崇拜的人是愛因斯坦,在她陪女兒查找資料時,她才知道女兒崇拜愛因斯坦的原因。

寫作文如此,其他時候更是如此,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學會去建立自己的觀點,凡事注入自己的思考,而不是被別人牽着鼻子走,說一是一,說二是二。

在這個迅猛發展的時代,互聯網成爲了我們的貼心夥伴,手機成爲了我們的掌上明珠,好像所有東西都可以通過網絡找到答案,可一旦脫離互聯網,你是否還能獨立思考,有自己的想法?

羅曼·羅蘭說:“放棄獨立思考,是一切不幸的核心。

任何人的成功,除了強有力的執行力,都離不開用心思考。

富蘭克林說:“讀書使人充實,思考使人深邃,交談使人清醒。

唯有思辨,才能讓你在成長的道理上加快腳步,所以,你對這個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應該要有自己的答案。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生存,沒有實力只能分分鐘被淘汰,要麼你有較強的思辨能力,要麼你有頑強的毅力能夠堅持把一件事做到極致,這兩種能力,你至少得有一樣!

*如萍丨每晚一本書(ID:yitiaobao)原創專欄作者,兩廣美食愛好者,喫最野的味,做最浪的人。

*每晚一本書丨每晚讓思維充充電,做一個有內涵的人。

IDshangzhanzhiku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