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一直被視爲網紅出海的成功範例。

她的視頻內容以美食爲主,亮點在 “古香古食”,無論是工序、器具還是穿着,都透着濃濃的中國風,之後她把內容漸漸擴展到文房四寶、鞦韆、胭脂、斗篷等具有中國傳統古韻的手工製品上,場景一如既往是李子柒的老家四川綿陽鄉間。

正是這種清新田園風戳中了粉絲的心,併爲她帶來了一大波海外粉。

“傳統手工釀造醬油”視頻下的評論

截至發稿,李子柒微博粉絲2121萬,B站粉絲282.1萬。YouTube頻道開通於 2017 年8月,不到1年粉絲破百萬,之後越來越受歡迎,躋身中國區頭部網紅,訂閱人數超過750萬,總觀看量累積9.7億次,單個視頻的播放量常破千萬。

圖源:海外網紅營銷平臺Nox Influencer

辦公室小野以796萬的粉絲量位列第一,但就兩者在YouTube上的廣告收入和單個視頻合作費用,其品牌價值遠不及李子柒。

圖源:海外網紅營銷平臺Nox Influencer

如今,YouTube中國區綜合排名TOP3依次爲辦公室小野、李子柒、滇西小哥。

和辦公室小野不同,李子柒和滇西小哥都是作爲國內成熟IP現身YouTube的,兩者在入駐B站1年後纔開通YouTube賬號,團隊在YouTube上投放第20支作品起纔開始配置中英對照的標題和簡介。

可以說,YouTube最初只是作爲李子柒一個新的分發渠道,並不指望它能帶來多大的關注,在海外火起來實在是個意外之喜。

美食+中國風,是盔甲也是軟肋

拆分李子柒的頻道元素,美食權重最大。

不用擔心搞笑內容的梗和包袱只有本國人才能體會,美食節目的確不分國界,但不是每個節目都能火到國外。

總的來看,美食類頻道大致分三種:一是實操性的,觀衆大多帶有“下廚”目的,比如“美食作家王剛”;二是特色美食,讓觀衆飽眼福,長見識,受制於食材、工具、場地,其中的作品不一定適合在家DIY,比如李子柒、滇西小哥視頻裏的很多當地特色喫食;三是“喫播”,比如大胃王柚子君,美食測評類博主,這類主播可能會捎帶介紹做法,但主要在於展示“喫”的過程。

第一、第三種,國外的類似節目不少且試水更早,早已翻湧成一片紅海,大胃王密子君在YouTube上粉絲(YouTube名“Mukbang Mires”)才6萬出頭,遠不及日本喫播木下佑香。要想引導外國人動手做中餐,餐飲習慣不同就是個大問題,外國很多地方習慣用電器而非明火。

第二種恰恰屬於藍海內容,人無我有,重觀賞,輕參與,正是李子柒和滇西小哥選擇的方向。

其次,她們的視頻早已不侷限於食物,更多的體現的是“風物”。那麼是不是隻要是美食+鄉土風物就能火呢?不一定。

同樣不在乎字幕有無的野食小哥(YouTube名“Wild Cooking”)在YouTube上的粉絲數才23萬,受衆侷限於港澳臺地區。華農兄弟 2014年6月就在YouTube上創建了官方賬號,現今也才16萬粉絲,評論區多是中文。

他們的視頻內容足夠鄉野,卻不夠“中國”,不符合外國人心中的“中國風”。 完美呈現外國人心中的中國傳統生活方式,李子柒藉此在同類節目中脫穎而出。

同處於東亞文化圈,日韓的傳統文化也很有特色,爲什麼它們沒有這個版塊的現象級網紅呢?

觀察日韓的 頭部 YouTuber榜單,娛樂、音樂類頻道牢牢佔據過半江山。

日本區YouTube網紅榜top8截圖,圖源:海外網紅營銷平臺Nox Influencer

韓國區YouTube網紅榜top8截圖,圖源:海外網紅營銷平臺Nox Influencer

跟音樂、娛樂相比,李子柒的頻道還是一個相對小衆內容,中國網紅並沒有在國際化平臺上分食到最大的那份蛋糕。從粉絲體量上就能看出差距,全球排名250位的YouTuber “ExtraPolinesios”是一個主打達人吐槽、測試挑戰類娛樂頻道,有1430萬粉絲,李子柒作爲中國區NO.2,粉絲數約摸只是ExtraPolinesios的一半。

美食+中國風,優在特色鮮明, “足夠窄”是李子柒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其向上突破的瓶頸。

MCN機構不可或缺

YouTube的推薦機制秉持內容爲王,被觀看時長是視頻獲得推薦與否的核心指標。吸引人的標題和封面可能會提高點擊量,但高點擊量不重要,完播率才關鍵,這一機制旨在鼓勵內容創作者在視頻質量上多下功夫,也對創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辦公室小野、李子柒、滇西小哥的共同之處在於視頻不加外文字幕,但 “無外文字幕”不代表他們不追求本土化。李子柒的內容簡介中英雙語,視頻標籤不僅有英語還有越南語,辦公室小野的作品標題和簡介都是全英文,都很注重海外用戶的觀看體驗。

同一視頻下B站和YouTube的文案對比(左:B站,右:YouTube)

語言關是本土化的第一大難關, YouTube的自動語音識別技術能夠應付簡單對話,但自動生成字幕功能的機器學習算法並能百分百準確傳詞達意。

除了文案,還有音樂版權、傳送門的鏈接、粉絲互動、公關等多方細節拖累創作,何況等平臺的推薦機制和變現模式各不相同。

成功範例們在 Facebook、Instagram 不斷追求本土化、專業化,新進入者想要破局勢必會耗費很大部分精力在內容之外的運營上,故MCN機構不可或缺。

中國區YouTuber背後,鮮少沒有專業的MCN機構,前文提及的辦公室小野、大胃王密子君背後是洋蔥集團,野食小哥則是大禹網絡。滇西小哥和李子柒的內容調性相仿,成名之路也很相似,都是以優質內容被專業MCN機構相中,從單打獨鬥到擁有自己的運營團隊,滇西小哥自2017年簽約Papi醬團隊的papitube後,發展速度明顯變快,在今年微博紅人節上,滇西小哥獲得年度視頻紅人、帶貨紅人和十大影響力美食大V三個獎項。

以WebTVAsia葡萄子爲例,這家馬來西亞公司葡萄子媒體娛樂製作公司(Prodigee Media)的子公司,負責專門的YouTube MCN業務條線,是YouTube認證的MCN官方合作伙伴,暴走漫畫、谷阿莫、羅輯思維、罐頭視頻、SNH48、何仙姑夫、萬合天宜、古香古食、騰訊動漫等知名IP的YouTub頻道均由葡萄子獨家運營。

葡萄子知名合作對象,圖源:WebTVAsia官網

圖源:文娛商業觀察

專業化運營團隊不難找,根據快手大數據研究院公佈的一項數據,截止2019年6月底,中國MCN機構數量已經超過6500家。許多明星MCN也在不遺餘力地挖掘潛力股,尤其是國內已經有一定知名度的IP,再將其推向YouTube、Facebook、Instagram、Twitter。

網紅出海的困境

打造下一個李子柒卻很難,難在競爭壁壘和變現模式上。

競爭壁壘體現在兩點:一是保持獨特性的成本太高,一條11分鐘的手工釀造醬油視頻,李子柒花費了2年時間取景,手工製作的毛筆、紙張都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精力去學習。二是同類型的創作者不少,李子柒之後已經有了個滇西小哥,這個細分領域的上升空間本就有限,成功前輩的品牌壁壘在前,後來者的門檻只會更高。海外競爭者同樣不可小覷,美國版“野食小哥”頻道“Food my village”比李子柒稍晚入駐YouTube,內容遠不及李子柒精緻,現今粉絲數不少,爲160萬。

其次,海外網紅尤其是中小網紅普遍受制於YouTube平臺的變現機制。

YouTube上,內容創作者的收入來源有三。一是來自廣告主:加入 YouTube廣告聯盟,平臺抽取45%;自己接廣告,YouTube提供相應通道。二是來自粉絲:打賞,平臺抽走30%;付費訂閱,平臺抽走訂閱金的50%。三是電商賣貨。

依託於中國成熟的電商環境,“賣貨”是國內網紅的一大重要收入來源,但在YouTube上略顯雞肋,平臺在商品入場權、展示範圍、可合作零售商方面的話語權很大,李子柒的線上旗艦店只開在國內,暫無海外快遞服務,也就是說,280多萬店鋪粉絲都是國人。

YouTube上的粉絲打賞廣受詬病的一點是分成之前的各項“搜刮”。據品玩報道,有些主播發現,在 4.99 美元的訂閱金裏,自己只能拿到 1.55 美元。這是因爲YouTube的訂閱平臺分成之前,還要先扣掉交易費、管理費,以及當地的增值稅和銷售稅等。

綜合看來,YouTuber們更依賴於廣告分成收入,廣告收入取決於曝光率,粉絲數量與收入成正比。這套營收模式下,頭部網紅的粉絲體量大,自然不愁收益, 但高比例的抽成對長尾部分的小主播不太友好。

跟國內其他網紅相比,李子柒毫無疑問是出海最成功的那個。

她在國際化網絡平臺上積累的700多萬粉絲,其頻道少見地突破了單一的華人圈子,在她之前,中國區YouTuber很少能達到這個水平。但將目光放遠, 比起全球範圍內的頭部YouTuber,網紅榜TOP 10的粉絲量門檻高達4000萬,李子柒的頻道遠不能及。

國際YouTube網紅榜top10,頭部網紅粉絲體量巨大,圖源:海外網紅營銷平臺Nox Influencer

中國短視頻出海還有諸多賽道可以拓展,國外平臺相對單一的變現模式下,只有娛樂、音樂這類大衆化內容足夠強勢,中國網紅成功出海才能擺脫偶然性。

(封面圖片來自李子柒YouTube官方頻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