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搞創新,對質量和可靠性有着更嚴格的要求,型號項目負責人朱力說:“創新應該有自己的一份熱情、一份情懷,這是團隊的共識。”說到創新,41所所長王永平有着深切體會。

從被動創新到主動創新,從全員創新到協同創新,作爲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六院龍頭研究所,41所主動作爲、搶灘登陸,“創新”在各個方面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熱潮。

蛻變中的新出路

搞創新,首先要解放人的思想。“如果還用舊思維去思考問題,不僅推不動工作,更不會有創造性的效果。”說到創新,41所所長王永平有着深切體會。

如何讓創新入腦入心?這是該所創新發展面臨的第一步。今年以來,“創新”這一關鍵詞在41所上下被反覆強調,全體幹部職工感受到了所黨委推動創新工作的決心和信心。

自年初開始,該所各部門全面梳理工作職責,明晰要求、分解措施、掛鉤考覈,逐步形成有機體系。

另外,41所開啓全面項目制管理試點運行,有效放權與風險管控並行,形成項目管理的體系化建設。項目負責人撰寫策劃,統籌考慮計劃安排、任務內容、資源協同,經所裏批准後,便全權負責,包括經費、進度、管理、人員等。

預研處作爲創新“特戰隊”,在集中學習研討中,不僅探討前沿技術信息、黨建理論和法律法規,還針對預研管理中的“痛點”下功夫。大家認爲,集中學習切磋是統一思想的過程,能夠更加準確地定位形勢,瞭解行業最前沿的技術進展,以便更加精準地找到發力點。

從“要我創新”到“我要創新”,41所幹部職工的思想觀念在點點滴滴中,發生着從量到質的變化。

探索中的新收穫

對標是方向,更是動力。“全面要看齊、局部有突破”,41所對六院的技術牽引作用愈發明顯。

通則不痛,該所從設計、關鍵技術驗證、產品評價3個維度重新定位,嘗試“研究室+實驗室”模式,提出基於系統工程的體系化創新。

智能化設計是41所今年10項重點任務之一,“勞動生產率低,產品附加值小,就要轉變生產和工作方式,重點加強信息化條件建設,特別是工程信息化。”王永平說。

現在,隨着工程信息化條件建設的不斷完善,可以實現參數化建模,把模型標準化,再用形狀和參數驅動,用計算機優化設計迭代計算,計算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3室副主任趙鳳波是數字化創新的受益者。在型號方案制定之初,他利用數字化裝配技術進行數字化模擬實驗,發現和解決問題,保障後期產品試驗和檢驗,省下不少成本。“每個項目都要圍繞效率和效能的管理創新同步展開。”他說。

目前,41所已有10個成本工程子課題實行“管控+源頭解決”模式,從各環節入手,降低成本百餘萬元。

當創新機制遇上社會化機遇,41所打造了“國有企業+社會化企業”協同發展的新經濟模式。內蒙古興安盟太陽能智能供暖系統項目就是很好的印證。

“通過技術轉化,我們爲當地農牧民解決了供暖問題,節約了成本,綠色無污染的優勢也凸顯出來。”自治區草原英才團隊成員孟志鵬說。

“十三五”以來,41所爭取研發經費數億元,拓展了7個新領域,成立了1個博士創客空間、4個聯合實驗室和2個院士工作站。研究成果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創新引領呈現出越來越強勁的競爭力。

傳承中的新高度

如今,創新已轉化爲內在的習慣素養。“要滿足用戶要求、爭取到項目,就要不斷創新和超越。”副主任設計師郝源成從中嚐到甜頭,創新讓他的工作效率和質量提升了。

“創新無處不在,通過傳幫帶可以培養新員工的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全國青年安全生產示範崗崗長白小剛說。導師帶徒、創新工作室、博士創客空間……一系列特色活動營造了創新氛圍、厚植了創新土壤。

今年,41所優化崗位設置,開展崗位動態調整,將部門工資總額與人員效率掛鉤,有效激勵全員工作熱情。“結合新形勢重塑崗位,是創新思路與現實需求相碰撞的創造性舉動。”人力資源處處長楊健平說。針對重點任務、產業化項目,該所多途徑引進成熟技術人才,加大外聘專家及柔性引才實施力度。

搞創新,對質量和可靠性有着更嚴格的要求,型號項目負責人朱力說:“創新應該有自己的一份熱情、一份情懷,這是團隊的共識。”

文/萌軒

圖/中國航天科工六院41所

編輯/李淑姮 張曉帆

監製/許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