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人有着怎样感人至深的家国情怀

日前,在CCTV-1黄金档热播的电视剧《澳门人家》以澳门梁家几代人兢兢业业、不辞劳苦地将“梁记饼家”光大为“澳门良心”的故事为主线,以亲情故事、创业故事为基调,展示的正是澳门几十年间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缩影。回归后澳门居民的生活变化,是对“一国两制”政策的落地解读,澳门普通人家的亲情、家国情、奋斗情,正是数十万澳门人的共通情感。

爱国爱澳:澳门人的家国情怀

“祖国好,澳门才会更好。”回归祖国20年来的发展历程、澳门数百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让澳门社会凝聚起了这样的共识,“一国两制”是地窄人稠、资源贫乏的澳门最大的优势,而始终植根于广大澳门居民血液中的爱国爱澳优良传统,也凝聚升华为整个澳门社会的核心价值,并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澳门人有着怎样感人至深的家国情怀

▲澳门各界青年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升旗活动。

爱国理念代代传承

在澳门,“爱国爱澳”“一国两制”理念已深入人心。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自2011年以来持续进行的多次民意调查显示,“一国两制”和“爱国爱澳”始终稳居澳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前三位。

澳门特区前行政长官崔世安对此深有感触。他说,20年来澳门之所以能取得显著的发展成就,与澳门居民普遍秉持“爱国爱澳”的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的。“澳门是国家的一分子,要努力将澳门与国家连在一起,才能真正发展好。”

澳门的命运始终与祖国内地紧密相连,澳门民众的爱国传统源远流长。开埠数百年来,孤悬海外的澳门从来没有屈服于外来的侵略者,虽然长期华洋共处,但澳门同胞始终以中华文化为主体,与祖国血脉相连从不曾割断。

不甘心生生世世受人欺侮的澳门人期盼祖国富强,渴望早日回到母亲的怀抱。

1949年新中国成立,澳门同胞欢欣鼓舞。澳门中华总商会主席何贤等人发起组织国庆筹委会,用搭建牌楼的方式庆祝国庆。此后每逢国庆节,全澳各区都会自发张灯结彩,并在主要街道搭建国庆牌楼,向澳门民众介绍祖国的发展成就。

家国情怀荣辱与共

回归20年来,澳门与祖国内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澳门人对国家的认识和感情越来越深,澳门人的家国情怀也愈加浓烈。

澳门人梁灿光16岁便子承父业,沿街推车叫卖手信糖果,能够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饼店是他儿时的梦想。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年,20多岁的梁灿光在澳门清平直街开设了第一家“钜记饼家”。回归前澳门治安不靖,又恰逢亚洲金融风暴骤起,梁灿光的饼店事业经历了最黑暗的一段时期。

直至澳门回归,梁灿光的人生终于出现转机。如今,在港澳拥有20多家饼店的梁灿光早已梦想成真,他坦言自己是幸运的一代,是澳门回归的最大受益者。

正是回归前后的巨大反差,让澳门人深切地认识到:“祖国就是家。”许多受访的澳门同胞表示,国家对澳门关心备至,回归后澳门经济大好,成功申请多项世界遗产,居民收入和社会福利年年看涨,比葡萄牙统治时期“好很多”。

澳门回归后,澳门居民当家做主,充分发挥了建设美好家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激情和活力。在祖国内地发展进程中,澳门与祖国内地同进步、共发展。20年来,澳门政治发展、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生改善、文教进步,是澳门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崔世安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澳门人,自己亲眼见证了回归后这份爱国热情的空前释放,“澳门民众将自己的心与国家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每年国庆节、回归纪念日,澳门民众会自发前往升旗仪式现场,向五星红旗和澳门特区区旗敬礼致意;他们也会为国家航天科技的重大成就、奥运健儿的拼搏奋斗摇旗呐喊;他们还会为内地受灾省份慷慨解囊,如汶川大地震时,澳门同胞就人均捐款逾万澳门元,并派出医疗队救治伤员、援建校舍……因为澳门同胞心中共有一个信念:“我是中国人,一定要全心全意爱自己的国家。”

回归20年来,澳门官方和民间社团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宣传推广基本法,组织丰富多彩的国民教育体验活动,让基本法深入人心。

“一国两制”后继有人

“少年强则国强。”澳门是个年轻的城市,其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约占总人口的一半,澳门的未来和希望都寄托在年轻一代身上。着眼长远,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新生代”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让更多的青年人在参与澳门发展的进程中大显身手,为澳门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确保爱国爱澳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只有坚定澳门年轻一代对祖国内地与澳门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多一点家国情怀,才能使“一国两制”“澳人治澳”的事业不会走调、得以传承。为此,回归以来,澳门的社区和学校积极加强国情及区情教育,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升旗仪式、填字游戏、交流营、讲座展览、爱国之旅等多种形式感召年轻一代,加深公众对国情区情的认识,培养爱国爱澳情怀。

2013年上任的澳门特区新一届立法会议员中,有一位年轻的副护士长黄洁贞。1999年澳门回归的时候,她还是一名高三学生,与新生的澳门特区一样,面临着人生的重大变化。

澳门回归的20年,正是黄洁贞步入大学、走向社会,从一个社会新鲜人逐渐成长的过程。今年38岁的黄洁贞说:“作为身处澳门的年轻人,我们的人生轨迹更是与回归后澳门的变化息息相关。”

在护理工作之余,黄洁贞积极参与澳门社团工作,并作为妇联的代表加入“群力促进会”。从护士到参选议员,这中间跨度之大,令她的家人和朋友都十分惊讶。虽然压力巨大,但她坚持不懈、真诚实干,最终成功当选。

“澳门回归后我获得了与特区一起成长的机会。”黄洁贞认为,她的成功可以为澳门年轻女性参政议政、参与社会树立一个榜样,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经过自身努力,必定可以向上流动。

在爱国爱澳优良传统的熏陶之下,新一代抱有爱国激情、积极参与特区建设的优秀年轻人才正在成长壮大。澳门同胞素有的爱国爱澳传统必将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一国两制”事业后继有人,澳门的未来荣景可期。

《七子之歌》演唱者容韵琳:做个中国人真好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很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每当《七子之歌》响起,大家就会想到在20年前澳门回归祖国的欢庆时刻,用稚嫩却充满感情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的澳门女孩容韵琳。容韵琳说,她是唱着《七子之歌》长大的,能代表澳门,代表祖国唱《七子之歌》,是荣誉,更是骄傲。

澳门人有着怎样感人至深的家国情怀

▲唱《七子之歌》的女孩容韵琳

成长让她懂得了歌词的深刻内涵

1998年底,中央电视台拍摄纪录片《澳门岁月》专题片,需要找一个能歌善舞的澳门小朋友唱主题歌,即由爱国诗人闻一多作词、广州音乐家李海鹰谱曲的《七子之歌》。闻一多以拟人化的手法,把澳门、香港、台湾等7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比做祖国母亲的7个孩子,倾诉他们受尽列强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愿望。当时正在澳门培正中学小学部读二年级的容韵琳从澳门几千名小学生中脱颖而出,被老师选中。她天天跟着老师逐字逐句纠正发音。容韵琳的妈妈黄月丽说,那时容韵琳学得很辛苦,后来几乎都要放弃了:“她只知道这是一首歌,不晓得有什么意义和内涵。”容韵琳自己则说:“那时候,还把‘回来’念成‘奎来’呢!不过后来央视导演伯伯说,我不像经过培训的小孩,有邻家妹妹感觉,所以选了我……”

容韵琳稚嫩的嗓音、可爱的笑容赢得了全国亿万观众的喜爱,澳门作为一个曾经“咫尺天涯”的地方,似乎也因为这首《七子之歌》而生动起来。容韵琳还受邀在1999年的春节晚会表演,很多人从此记住了这个可爱的澳门女孩。

20年来,容韵琳已经忘记唱过了多少遍《七子之歌》,但每一次唱,都会感动,会想到孩子离开母亲那么久,重新回到母亲怀抱的幸福。她说,这首歌让她比同龄人更快成熟,让她更懂得母亲和孩子之间的骨肉深情。

“其实我第一次唱这首歌的时候,并不完全明白歌词的意思,只知道自己应该尽力唱好这首歌。”容韵琳说,“慢慢地,我逐渐明白了歌词的深刻内涵,再唱起这首歌时就是带着真正的感动,还有为祖国、为澳门的自豪心情。”

第一次学唱《七子之歌》时,容韵琳几乎没有学过普通话。现在的她,普通话进步了很多,在澳门还横扫了几乎所有普通话朗诵比赛的奖杯。如今,在澳门生活,使用普通话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容韵琳说,回归之前,在澳门很少需要使用普通话,而现在,走在澳门的街道上,身边到处都是说普通话的游客。“我们上课的教室里也有一半的同学来自内地,大家就像一家人,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恋家爱澳,立志回馈社会

20年前的一夜成名,并没有在多大程度上改变这个女孩的生活轨迹。在澳门岛出生、成长的容韵琳,从幼儿园起就在家门口的学校读书,直到高中毕业。除了偶尔向学校请假去内地演出,她就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地学习、考试、升学、工作。

在容韵琳眼中,澳门是最适合生活的地方。高中毕业后,她也没有离开澳门,选择进入位于氹仔岛的澳门大学读书。因为离家近,容韵琳没有住校,“从澳门岛走跨海大桥到氹仔岛,来回也就是一小时”。因为大学课程并不繁忙,如果有时间,她在中午也会回家和爸爸、妈妈以及弟弟一起吃午饭。下午5点多钟下课以后,她会先做兼职,帮助小朋友补习功课,大约在6点半到家吃晚饭。“在澳门,每个人的家庭观念都很浓厚,都会在家里吃晚饭。因为地方小,住在一条街巷里的人们每天都会见好几次面,见面都会打招呼。”这种温暖的氛围,正是容韵琳不愿离开澳门的原因。

尽管时不时外出登台,但容韵琳坦言“并不享受成为人群焦点、舞台中心的感觉,从没打算走演艺路线”。“在澳门的生活悠闲而浪漫,但澳门并不陈旧,也有很多新的机遇。现在在内地的支持下,澳门的发展越来越快,很多国外的大公司都来投资,本土企业也很发达。”容韵琳说,“我希望留在澳门,回馈社会、服务社会。”

“澳门教我成长,我要贡献给澳门。”她说,“这就好像爸爸、妈妈照顾了我这么多年,我长大了也要照顾他们一样。”

如今,当年的小姑娘已经结婚,生活平静。

《七子之歌》我还要继续唱下去

谈到澳门回归祖国,容韵琳说:“小时候是爸爸妈妈告诉我祖国的历史,唱了《七子之歌》后,我去了许多地方演出,才知道祖国原来这么大,有这么多美丽的地方,做个中国人真好。”她说,“印象最深的是万里长城,长城就像一条龙,守护着中国,很雄伟,很壮观。”

容韵琳喜欢小孩子。她说,小时候自己的梦想是做老师。“但是高中时接触到有关于经济方面的科目,读了后发现自己兴趣蛮大的,就选了澳门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在学校放假期间,容韵琳有时也会到内地旅游。她看到很多内地城市“越来越都市化”,走在那些城市的街上,能强烈感受到内地这些年来发展之快。

“回归前,即使是周末或者节假日,街上的行人都很少,冷冷清清的。回归之后,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澳门,节假日走在路上,耳边全是标准的普通话。”说到澳门回归20年来自己的生活,容韵琳表示“越来越好了”。近几年,容韵琳通过看新闻,观察社会,深深感受到祖国对澳门的支持很多,而澳门在许多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在读书时,学校也经常给我们举办讲座、研讨会,让我们多了解祖国,开阔眼界。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的变化更大,让我感到,做个中国人非常自豪。”容韵琳说,“我们澳门同胞对祖国也有着很深的感情,每当祖国需要的时候,都会尽自己的一份责任。2008年四川发生大地震后,澳门特区政府和好多澳门人都积极捐钱捐物,支援灾区重建家园。而2017年8月23日台风‘天鸽’袭击澳门,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重大损失。应澳门特区政府请求,经中央政府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部队出动千人协助救灾,澳门很快恢复秩序。”

长大了的容韵琳再唱《七子之歌》,感到自己已融入了这首歌中,觉得就像一个小宝贝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很温暖、很幸福。“《七子之歌》我还要继续唱下去,让更多的人不要忘记澳门那段历史,要更爱我们的祖国,把她建设得更美好。同时也希望祖国和澳门的未来越来越好、人民越来越幸福。”

结语

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的成功实践,已经充分彰显“一国两制”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把“坚持‘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作为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所具有的13个显著优势之一,充分印证了“一国两制”在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中的特殊重要地位。澳门基本法为澳门“一国两制”实践继续成功推进提供了最坚实的法律保障。澳门同胞一定能不断续写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新篇章。

(来源|读者报 作者陈君 梁秋坪 杨文雯 傅旭 皇甫丝路 刘畅 赵博 罗旭 董立林)

走过万水千山

我依然眷念您

邮发代号:61—98

订阅方式

1. 拔打11185或到当地邮政所订阅

2. 关注“读者报官方微信”,进入微店下单订报

3.淘宝店铺:https://shop269196912.taobao.com

4.《读者报》微店地址:https://weidian.com/?userid=357720529&wfr=wx_profile_wxh5&share_relation=fe55d9279dc1de63_791158084_2

5.《看熊猫》杂志微店地址: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24414654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