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讯(本报记者 朱淳兵 通讯员 余振华 摄影报道)“铜花草,开紫花,哪里有铜,哪里开花!”初冬时节,记者在位于江西省瑞昌市夏畈镇禁地村的瑞昌铜岭铜矿遗址看到,花呈紫色、绚丽夺目、异香扑鼻的铜花草,正值盛开时节,散布在这座中国最古老的铜矿遗址上面,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正在吸引着众多的游人。

据了解,瑞昌铜岭商周铜矿矿冶遗址,位于江西北端的瑞昌市夏畈镇的幕阜山东北角,为商周时期的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的矿冶遗址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一处大型铜矿遗存,有“中国青铜之源”的美称。该处遗址,曾经成为1991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入选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1年,被列入国家“十二五”重要大遗址保护规划纲要。

在这处中国最古老的矿冶遗址上面,每到初冬季节,散布在铜岭遗址上面的铜草花总会按时盛开,簇拥在铜岭上面。当地村民告诉记者,铜草花是一种能够比较准确地显示铜矿藏地的特色植物。铜草花学名海州香薷,它们看起来像草,其实是一种没有叶子的小花,多为蓝色或紫红色,生长在藏有铜矿石的山野里,向人们展示着根底下的矿藏物,也是一种能吸附土壤中铜金属的环保植物,被誉为环保新式“武器”。

然而,由于缺乏保护,铜岭铜矿遗址上面的铜草花,都是呈零星、点状分布。每到初冬季节,铜岭铜矿遗址上的百花凋零,唯有这种紫色的铜草花总会适时盛开。碰上天气晴好,整个铜岭铜矿遗址香气扑鼻,还会招来大量蜜蜂、蝴蝶上下飞舞,仿佛令人置身花海之中。

铜岭古铜矿遗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科学保护和利用好铜岭遗址历史文化遗产,瑞昌市目前正在全力打造建设铜岭遗址公园,将它建成集考古科研、遗址教育、人文旅游为一体的世界级历史文化游览胜地。公园内的这片原生态的铜草花,尽管规模不算大,但铜草花的花香伴着一阵泥土的芬芳扑鼻而来,非常惹人喜爱。

行走在正在打造的铜岭遗址公园上,路边草丛中就能看到零星散布的铜草花。当记者走到半山腰的位置,一丛丛、一簇簇的铜草花,已经成片盛开,这些铜草花大多数长在向阳的山坡上,绽放出紫红色的美丽花朵,俨然是一片紫色的花海。

“铜草花只能生长在富含铜元素土壤里,也是一种颇具当地特色的植物,不仅有观赏、药用价值,还是废弃矿山复绿首选植物。由于铜草花适宜在废弃的矿山上生长,不仅可以使裸露矿山恢复植被,也可以使废旧矿山成为药用铜草花供应地,实现良性循环。”一位60多岁的村民向记者道出了当地村民的这种想法。

“铜草花的花期很短,盛开的时间只有一个多星期。尽管花期短,随着铜岭遗址公园的建设,这里的铜草花的知名度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吸引游人的关注,每到这个季节,每天都有许多游客来这里观赏铜草花。虽然这段时间天气不好,也能不时看到一些摄影爱好者到这里拍摄铜草花。”铜岭古铜矿遗址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为了全力保护这处古铜冶遗址,我市正在投巨资全力打造铜岭‘双遗址’公园,并将漫山遍野的铜草花海作为重点展示区,向人们昭示着这里的源远流长的青铜文明。不久的将来,一个依托铜岭古矿冶遗址,集遗迹展示、休闲旅游与高科技文化创意项目开发为一体的文化生态主题公园,又将为江西增添一张世界级的文化名片。”夏畈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瑞生告诉记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