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明朝是一個令人嚮往的朝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做過乞丐、和尚,一個活生生的屌絲逆襲的例子。今天要說的事跟朱元璋其實沒有多大關係,而是跟他的兒子朱棣有很大關係。朱棣,朱元璋第四子,即明成祖(1402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位皇帝,年號永樂,後人稱其爲永樂帝、永樂大帝 、永樂皇帝等。

朱棣生於應天府(現在的南京),當時被封爲燕王。在故鄉鳳陽時對民情頗爲關心,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後,屢次授命參預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增強了他在北方部隊中的影響。

建文帝朱允炆坐上皇位以後,採取削藩政策,不僅監視朱棣,還想調走他的部隊,逼得朱棣發起靖難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1402年在南京稱帝。

明成祖朱棣起兵奪了自己侄兒朱允炆江山之事,想必各位也是滾瓜爛熟了,並且也早已取得了衆人的一致認同,沒有什麼可再說得了,也激不起羣衆的興味了。

可是,關於朱棣屠殺宮女的事,卻鮮有人知道,更別所屠殺宮女的原因了,知之者更是少的可憐。據不完全統計,明成祖朱棣前前後後一共屠殺了三四千名宮女。

這就奇怪了,堂堂一國之君,究竟爲何要對這麼多無辜的宮女痛下殺手呢?

雖然是通過起兵叛變而奪得皇位,登上權力的最高峯,但是不可否認,明成祖朱棣確實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幾個精明能幹的帝王之一。他非常有才能,這是他作爲帝王的長處,但是他的缺陷也不容忽視,性情頑固、我行我素、猜忌多疑,尤其是在暴怒之時,更是殺人不見血。所以,與其說3000多名宮女是死在明成祖朱棣的刀下,倒不如說是死在他猜忌多疑而又極易暴怒的性格上。

據史料記載,明成祖朱棣一共對宮女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屠殺舉動。第一次是在永樂初年,這次屠殺宮女、宦官的數目較少,只要100多名。

第二次發作在永樂末年,這次屠殺的宮女、宦官的數目加起來大約將近3000人,這麼大規模屠殺宮女的情況,在歷史上也是罕見的。

也許,平民百姓們都無法明白:身爲一個高高在上的帝王,爲何要對一些地位卑賤的宮女痛下殺手呢?有何意圖?

說起這事,還得從永樂初年提及。永樂初年,在明成祖朱棣的治理下,漸漸走向衰落的大明王朝又重新煥發了新的生機,國力如日中升。

在這種大好的情勢下,明成祖朱棣也開始像歷代和平中的君王一樣,將本人沉浸於溫柔鄉之中,於是在天下各地大肆選美,後宮美人日益增多。

在所選的佳麗之中,選自朝鮮的美人權氏仗着自己絕佳的相貌和過人的才華,從衆多貌美如花的宮女之中脫穎而出,成功的吸引了朱棣的目光,成爲朱棣最寵幸的妃子之一。

公元1410年,好爭的明成祖朱棣又按捺不住心中的慾望,御駕親征,出征漠北。出征之前,他特別帶上權賢妃作爲陪侍嬪妃宮女,隨軍出塞。

但是令朱棣想不到的是,這位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嬪妃居然在大軍凱旋迴宮的路上得病身亡,死於臨城,葬在嶧縣,權賢妃的死給朱棣帶來了很沉重。

在明成祖傷心欲絕之時,恰恰宮中有人給他報告音訊,明成主朱棣聽後勃然大怒,沒有細查便誅殺了100多名宮女宦官。

事情要從一朝鮮商賈的女兒賈呂提及,她被選入宮後,並沒有得到明成祖朱棣的寵幸,苦悶不堪。

其後,她遇到了本國先期入宮的宮人呂氏,由於兩人同時朝鮮人,賈呂便想與呂氏交往。但是,呂氏鄙視賈呂的爲人,不情願和她交往,於是賈呂懷恨在心,等候着報復的時機。

成祖賢妃權氏死於北征凱旋迴師途中的音訊無疑給賈呂帶來了報復呂氏的時機,由於呂氏當時隨軍侍候過賢妃,很容易陷害。

於是她便在傷心欲絕的明成祖眼前誣告賢妃是被呂氏毒死的,這才發生了永樂初年的第一次宮女、宦官大屠殺。

賢妃權氏的死雖然使明成祖傷心欲絕,但是經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他逐步從悲痛之中走了出來,王貴妃逐步代替賢妃權氏,成爲當時明成祖最爲寵幸的妃子。

或許是天意弄人,或許是王貴妃無福消受這種莫大的榮幸,正在明成祖預備冊立她爲皇后之時,她便得病逝世,走完了短暫的一生。王貴妃的逝世使的明成祖再一次經歷失去寵妃的傷痛。

事有恰巧,正在明成祖朱棣傷心欲絕之時,賈呂與宮人魚氏私下與小宦結好之事又傳入了他的耳中。聽到這一音訊之後,明成祖朱棣甚爲惱火,雷霆大發,賈呂和魚氏懼禍,便吊頸自殺。

爲了查出宮廷終究還有多少相似的醜聞,明成祖決定自己親自審問賈呂侍婢,刑訊的結果讓他氣得發抖,居然查出這班宮女要行刺皇帝的供詞!

這個信息無異於是一個晴天霹靂,朱棣極爲震驚和惱怒,便決議沖洗後宮,據不完全統計,當時受牽連被誅殺的宮女將近有2800名,再加上永樂初年他所屠殺的100多名宮女,將近有3000名宮女死於明成祖朱棣的屠刀之下。

人性的醜惡一旦暴露出來,比妖魔鬼怪的恐怖有過之而無不及,更何況是權力的巔峯,發作起來更是令人膽顫心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