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環山路“能上能下”的多數路口,月底打通

駕車體驗環山快速路主線

駕車從城區環山快速路起點——柳溝節點一路向東行駛,很快便進入東夼隧道。

威海環山路“能上能下”的多數路口,月底打通

城區環山快速路在施工過程中新建兩條隧道,東夼隧道是其中之一。該隧道位於環翠區東夼村北,作爲距離環山路高區段起點最近的隧道,東夼隧道採用分離式雙洞形式,雙向6車道,其中,左線全長960米,右線全長965米。

出了東夼隧道不久便進入黃家夼大橋。黃家夼大橋全長251米,採用左右雙幅設計,單幅三條車道,寬度13.25米。過了黃家夼大橋,轉眼迎來第2座新建隧道——黃家夼隧道

威海環山路“能上能下”的多數路口,月底打通

威海環山路“能上能下”的多數路口,月底打通

駛出黃家夼隧道,不就便進入陶家夼隧道。作爲城區環山快速路最長的隧道,陶家夼隧道處於新老環山路之間的交通轉換地段。驅車前行時,能夠看到從老環山路上駛來的車輛進入隧道。


月底,多數路口與主線連通

出了陶家夼隧道,便迎來一座座立交橋。緊挨着環山路的嶗山路與仙姑頂路路段南側爲望島立交。

威海環山路“能上能下”的多數路口,月底打通

望島立交東連經區,西去仙姑頂,北往高區,南下羊亭,原來近乎180度的大轉彎從道路主線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條更直更短的直線行車道。這樣做是考慮到原有仙姑頂景區門口彎道對行車的影響,由彎取直,最大限度保證行車安全。而原線路被改作輔路後,爲前去仙姑頂景區遊覽的市民和遊客提供了一條景色優美的“景觀道”。

從望島立交驅車一路向南,原先宅庫、華夏路、高家莊、羊角埠等陡坡路段從十字路口改爲互通立交。這樣做既減小了縱坡的坡度,也實現了路線交叉位置的交通快速轉換。此外,施工中在主線之外增加了6處輔路,主線快速通行、輔路有效銜接的架構,使路網結構更加完善,從高區到經區的理想通勤時間壓縮至15分鐘

威海環山路“能上能下”的多數路口,月底打通

威海環山路“能上能下”的多數路口,月底打通


威海環山路“能上能下”的多數路口,月底打通

轉給更多人看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