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冬至之後,多喫溫性食物。提醒:這款粥偏溫補,有上火症狀的人要少喝。

冷吧?

沒風都刺骨的寒氣有沒有?

颳風天兒出門就是修行有沒有?

冬至已過,數九天兒來了

數九寒天怎麼過?

有!講!究!

威海人注意! 本週冷空氣來襲, 25日前後有雨夾雪

“數九天”來了!

大棉褲小棉襖趕緊安排~

未來三天天氣

威海市氣象臺12月24日5時發佈的天氣預報

12.24

今天白天到夜間,晴轉多雲,東北風轉偏西風4~5級,6℃~0℃;

12.25

明天白天到夜間,多雲轉陰有小雨雪,北風4~5級逐漸增強到5~6級,7℃~2℃;

12.26

26日,陰轉多雲,北風5~6級轉西北風6~7級陣風8級逐漸減弱到4~5級,3℃~-1℃

能不能在聖誕節看到雪

就看這一把了

各位,進入最冷的數九天兒

一定要注意了!

數九,又稱冬九九

是中國民間一種計算寒天與春暖花開日期的方法

數九是從二十四節氣“冬至”逢壬日開始算起

每九天算一“九”,依此類推

一般“三九”時最冷,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段

當數到九個“九天”(九九八十一天)

便春深日暖、萬物生機盎然,是春耕的時候了

問題來了:

爲什麼要數“九”呢?

爲什麼不數二、三、四、五、六、七、八呢?

這與中國傳統哲學中的陰陽的消長

陽長陰消就象徵暖來寒去

在傳統文化中,九爲極數

乃最大、最多、最長久的概念

九個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過”之數

九,爲“至陽”之數,也稱老陽,九又是至大之數

“至陽之數”的積累意味着陰氣的日益消減

累至九次已到了頭

意味着寒去暖來,“春已深矣”了

來,從上週日(冬至開始)數9個9天

就過完了最冷的數九

最冷的屬“三九”

小編掐指一算

最冷的三九屬於

”1月9日到1月17日小年“

而我們現在處於一九的狀態內...

數九開始了

面對疾風吧!

首先要注意——

進入數九,人體六大器官最不抗“凍”!注意保護!

民間諺語素有: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今年冬令補,明年可打虎”之說

進入數九應該要注意怎樣飲食養生呢?

1

多溫補,少寒涼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

冬至之後,多喫溫性食物

少食甚至遠離寒涼食物

對於平衡人體陰陽、增強抵抗力是非常重要的

常見的溫補類食物如

牛羊肉、雞肉、胡蘿蔔、山藥、

蓮菜、海帶等具有一定的養陰功效

但需要注意

過多地進食溫補類食品容易上火

比如羊肉、牛肉,雖有燥熱溫補的效果

能預防“三九寒冷”

但量也不宜太多

過食羊肉等肥甘厚味

易導致飲食不化,聚溼生痰

2

三多三少,合理搭配

三多三少,即多喫蛋白質、維生素、

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

少喫糖類、脂肪、鹽分含量高的食物

冬至時節的飲食還宜多樣化

谷、果、肉、蔬菜要合理搭配

適當地選用高鈣食品

3

適量食用堅果

花生、核桃、栗子、榛子和杏仁之類的堅果

性味偏溫熱,在其它季節喫容易上火

而冬天天氣較冷,喫堅果有禦寒的作用

稱得上是冬至養生的竅門

可增強體質、預防疾病

當然喫堅果也要適量,且因人而異

4

多喫生津補液食物

冬令時節,在補充熱性食物的同時

也得喫一些補充津液的食物

如荸薺、梨、蘿蔔、白菜等

其它很多蔬菜也要多加攝入

比如土豆、番茄、菌類、韭菜、

南瓜、芹菜、菠菜等

5

飯前喝碗熱粥、熱湯

寒冷天氣,喝一碗熱粥

不僅會讓身體感到溫暖

還能暖腸胃、喚醒消化系統

四款冬日養身粥

紅色粥

紅棗、紅豆、枸杞搭配,就是一款不錯的暖身粥,三味食材都有補益氣血的作用。提醒:這款粥偏溫補,有上火症狀的人要少喝。

黃色粥

小米營養全面,還可以補虛損,開腸胃,特別適合脾胃虛弱的人食用。這款粥能保護胃黏膜,加強胃腸蠕動,幫助消化,適合老人和孩子。

白色粥

銀耳、百合潤肺、潤燥,適合用來改善肺燥咳嗽、虛煩不安等症狀。

黑色粥

黑米、黑豆、大米一起煮。黑米滋陰補腎、益氣活血;黑豆蛋白質含量高,富含賴氨酸,能增強免疫力。提醒:患有高血壓腎病、慢性腎病、糖尿病腎病等病症的人要少喫黑豆,以免加重腎臟負擔。

@各位!進入數九天!

真正寒冷的日子就要來了

出門一定要多加衣服

圍巾、口罩、帽子都要帶好

還有雨具也不要忘記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