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兒院發佈一項針對小兒低危急性淋巴白血病的研究新成果,獲得了2018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長期生存率94.3% 已達到國內同類疾病的最好水平。領銜人湯永民教授稱,新技術可以檢測出白血病中的微小殘留病,它好比韭菜的根,可以幫助醫生及時調整化療方案。

兒童白血病,讓無數家庭爲之恐懼的字眼。1058例,長達15年的研究,這是浙大兒院近年來同白血病抗爭的記錄。血液腫瘤中心主任湯永民教授告訴記者,獲獎的是他領銜的“兒童急性白血病規範化綜合治療的基礎研究及臨牀結果”。這項新技術研究的重點就是微小殘留病,簡稱MRD。看起來很暈,不過教授用通俗的話講一聽就明白了:“韭菜種在地上,我們要去割韭菜,相當於打化療一樣,韭菜一割,上面拿掉了。但是他有沒有完全割光啊,沒有。下面的根還留着,過幾天又長出來了。這個根就是所謂的微小殘留病。平時你看不見,一旦你不去理它,它就復發。很多的腫瘤都是這麼個概念。那麼我們兒童白血病的殘留病就是在體內經過化療以後剩下來的這些白血病細胞用通常的方法是檢測不到的。

浙大兒院發佈針對小兒低危急性淋巴白血病的研究新成果

打個比方,對兒童血液病,大多數可以通過化療治癒,而根據MRD水平,醫生可以提前做出預判:“用了這個方法以後,你才能知道它這個韭菜長的深還是長得淺,重的還是輕的,然後就可以分層,對這個疾病是好的這一點還是不好的這一點,知道以後才能用更強的治療方法。一方面可以精準治療,有些病人病情較輕可以減輕過度醫療的問題,降低一些醫療的成本。

浙大兒院血液科給出的一組臨牀成果數據顯示,從2001年到2014年,小兒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5年無事件生存率從70.5%提高到82.3%;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的5年無事件生存率從55.5%提高到68.7%。其中小兒低危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總體生存率94.3%,絕大部分能被完全治癒。血液腫瘤科醫生宋華:“來的時候12歲,現在已經在工大了,1米80幾,經常來的,他說我來給他們增加信心的。我就告訴他們,這是我們治療的病人,不但身體很好,身高也很好。這些病人對醫院還是有感情的。有個考上浙大的,他媽媽特地來給我們分喜糖,是個杭州人。

(記者:王桔 編輯:徐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