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中的俄羅斯玉與新疆和田玉傻傻分不清?6招教你搞定!

如今的市場中,俄羅斯玉可謂生逢其時,藉着玉器市場的繁榮與和田玉資源的匱乏而大行其道。不少大把花錢購買新疆和田玉的買家,最終發現手中的是一塊俄羅斯玉,爲此懊惱不已。那麼,如何識別俄羅斯玉,就成了收藏者繞不開的話題。

招數一:不能迷信證書

對於玉器市場來說,收藏者在市場上會看到很多和田玉的鑑定證書,但是,因爲各種原因,鑑定證書也常常存在着不夠準確的情況。所以,在玉件附帶的鑑定證書還達不到可以充分信賴的前提下,還是需要收藏者自己掌握一些實用的鑑別方法,練就一雙火眼金睛。

招數二:看“白”

相玉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判斷俄羅斯玉與新疆和田玉也是一個結合各方面特徵綜合分析的過程。如果說,通過肉眼簡單觀察就能夠看出不同的話,那就是俄羅斯玉的“白”。

從玉質來講,普通的俄羅斯料顏色很白,但卻給人幹、死、漿的感覺,缺乏油性與細膩。如果細看內部結構就會發現,俄羅斯玉彷彿是一塊塊綿斑組成,而新疆和田玉仔料卻非常細膩。用強光一打,內部結構呈細氈狀,油性很強。這一構成上的區別實際是最根本性的,也是最爲精到的一點。

招數三:看“皮”

看“皮”是目前市場上最爲流行的鑑別方法。“皮”是仔料的特徵,確切說,不只是“皮,’,而是“皮”和“棕眼”,和田玉仔料經歷了河道中長期的天然沖刷與撞擊,在表面形成了石皮和棕眼,這是仔玉的天然特徵。

俄羅斯玉中也有一種黑皮。這種黑皮實際上是一種髒,但是,現在一些人卻利用黑皮來做文章,比如用黑皮冒充和田玉仔料,或者還用黑皮做俏色。應該說,黑皮與仔料的外皮是不難區別的,只需留心就是。

招數四:看雕工

區分俄羅斯玉與新疆和田玉,可以將工藝作爲一種參考,結合其他特徵進行判斷。這是因爲目前精細的北京工、上海工、揚州工都以雕刻和田玉爲主,市面上的俄羅斯玉則以工藝教粗的廣州工與河南工居多。可以說,更爲精到的工藝多出在新疆和田玉仔料上。不過這種方法裏面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收藏者需要了解掌握各地工藝水平與工藝特點。

招數五:看大小

玉件大小不能作爲判斷玉件質地的絕對依據,但是從目前的市場情況看,由於和田玉仔料通常較小,價格昂貴,雕活兒也就以小件爲主,大器型在市場上較少。因此,目前市面見到的擺件、玉牌、手鐲等,都以俄羅斯玉居多,看到大件玉器自然要先畫個問號。

招數六:看“糖”

俄羅斯玉往往帶“糖”,和田玉山料也帶“糖”。可以說,帶“糖”是山料的主要特徵。關於“糖”的看法,目前在市場認識上並不完全相同,有人喜歡,有人厭惡。

按照玉界傳統的看法,“糖”屬於玉料本身瑕疵的一種,所以,從和田玉的傳統加工工藝出發,除非極其特殊的情況,“糖”一定會被去掉的,而爲了迎合市場,俄羅斯玉的“糖”一般不會去掉,而且往往利用“糖”來進行俏色,無論是河南工,還是廣州工,概莫能外。因此看到“糖”,收藏者一定要多個心眼兒。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