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之戰已過兩天,仍有很多人欣喜小比分告負我們正在縮小與韓國隊的差距,認爲“這支韓國隊有一半參加了世界盃,我們纔是選拔隊”一球小負已屬不易。拋開韓國隊的實力不說,看看我們自己踢得有多麼愚鈍、不聰明。不從自身找原因,我們永遠做不到正視自己。我們結合GIF動圖剖析下,來看看我們國足踢得到底怎麼樣。

首先隊員技術運用非常不合理。當我們球員拿球有兩個或三個選擇時,我們做出的選擇肯定是最不合理甚至連最差都達不到:

東亞杯:一球之差難掩整體缺陷不足,中韓之間距離到底有多大?

我承認拿球隊員看到了遠端隊友的跑位,意識到了,如果能按紅線指示傳出去那就是亞洲級別的傳球,而白色指示則是正常發揮,而猶豫之間貽誤了戰機;

東亞杯:一球之差難掩整體缺陷不足,中韓之間距離到底有多大?

而這張圖片顯示的拿球隊員有兩個選擇供他向前出球,退而求其次還可以按照黑色圖線回傳給隊員,猶豫之間硬是將球權拱手讓出。緊張、看球不看人的毛病暴露無遺。

再來看看同樣情況下韓國隊員的表現:

東亞杯:一球之差難掩整體缺陷不足,中韓之間距離到底有多大?
東亞杯:一球之差難掩整體缺陷不足,中韓之間距離到底有多大?

韓國球員拿球出球時總是能在第一時間觀察出隊友位置,快速的規劃好合理的出球路線和做出正確的出球方式,關鍵是能讓隊友拿的舒服,這點還真別不服!

下面來看看團體配合:

東亞杯:一球之差難掩整體缺陷不足,中韓之間距離到底有多大?

金英權拿球從本方半場一路直驅我們禁區腹地,我們的中場就一直在那看、在那等,沒有人上前形成有效的干擾,讓一名中衛在前場舒服的拿球、分球形成射門機會。

東亞杯:一球之差難掩整體缺陷不足,中韓之間距離到底有多大?

再來看看韓國隊怎麼做的,中場四五名球員合圍我們一兩名的畫面經常發生。而且斷球快速把戰火燃燒到我們禁區。而國足將士總是愚鈍的在後場玩火,持續地將威脅留在自己的後場:

東亞杯:一球之差難掩整體缺陷不足,中韓之間距離到底有多大?

曹贇定回傳球給姜志鵬後,我們禁區前沿囤積了六名對方球員且有5名處於無人看管狀態,而我們的人呢?兩名後腰王上源已經回撤到禁區內置身事外,張稀哲在韓國球員身後等一個原本就傳不出來的機會,讓韓國隊從容斷球、轉移形成射門。再看下面兩圖:

東亞杯:一球之差難掩整體缺陷不足,中韓之間距離到底有多大?
東亞杯:一球之差難掩整體缺陷不足,中韓之間距離到底有多大?

曹贇定在跑出接應位置的情況下,王上源依然將球回傳給姜志鵬,後者不想丟掉球權只能僥倖再傳王上源,立馬被斷。曹贇定目睹球權被斷也是失望至極!這種將危險留在本方半場的做法我們的球員做的非常不聰明,甚至於玩火。

再來看看我們的核心球員:

東亞杯:一球之差難掩整體缺陷不足,中韓之間距離到底有多大?

張稀哲將球傳給王上源後,揮手示意後者傳給遠端隊友,可..........你讓他怎麼傳?你看到哪名隊友有絕對的接球機會?然後自己沒事人似的溜達去了...............

東亞杯:一球之差難掩整體缺陷不足,中韓之間距離到底有多大?

相比於日本隊,韓國隊傳控玩的不算極致,也會有失誤,但他們能通過積極的奔跑來彌補,你很少能看到他們站在原地等,而我們很多時候只是站在原地傻傻的在看、在等,殊不知機會是拼出來的。

東亞杯:一球之差難掩整體缺陷不足,中韓之間距離到底有多大?
東亞杯:一球之差難掩整體缺陷不足,中韓之間距離到底有多大?

國足球員在各自俱樂部裏、在中超在場上身邊都會有千萬歐元級別的頂級外援,難道他們的存在對我們自身漲球一點作用都沒有麼,他們的技術和經驗我們連皮毛都學不到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