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河南人几次冒死戏耍日本人,吓出冷汗,竟然是为了这一件国宝

我们对古代的历史了解,除了依靠保存下来的文献之外,埋藏在地下的文物也起了巨大的作用,应为这些文献在时间的洗涤和战火的蔓延下,所剩下来的实在不多,而一件出土的文物往往可以填补一段时期的历史空白。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文物的价值这么高的原因了,除了它们自身的考古价值之外,小型的文物还具有了非常不错的收藏价值。

在我国国家博物馆。有这么一件镇馆之宝,重大八百多斤的青铜大方鼎后母戊鼎,这件国宝的经历可以说是一路坎坷,很多人都知道才知道,这件国宝是一位河南农民,冒着生命危险从日本军队的手中将这件国宝挽救了出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年?二十世纪出,在发现河南安阳是殷商故都后,许多人都来到这里挖宝,但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人派军队占领了这里,他们也来凑了这个挖宝的热闹,千方百计的在当地搜刮出土的和还没有出土的文物,然后经过自己的手中运回到日本,裕仁天皇的弟弟领导成立了一个名叫金百合的组织,他们的任务就是为日本皇室掠夺当地文物,然后作为自己的战利品进贡给天皇。

1939年,河南安阳武官村村民吴培文,他在自家的坟地里发现了一件大宝贝,为了防止日军的发现,他带领40个村民昼伏夜出,一连挖了三个夜晚,将这口重达八百多斤的大方鼎后母戊鼎挖了出来,在一干人的帮助下,连夜搬回了自己村庄,埋在了自家西屋马棚之下,但是挖宝的消息还是被可恶的汉奸透露给了日军,日本人马上动用了铁道警备队、日本宪兵队数百人,将整个武官村围了个水泄不通。

日军按照手中掌握的情报,直接闯进了吴培文的家,后母戊鼎的位置已经暴露给了日军,眼看着日军就得逞了,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前去报信的汉奸居然将西屋马棚误会成了西园马棚,于是一小队日军拿着工具就在西园埋头开挖了,整个西园都被他们掘土三尺,还是没有任何发现,便撤离了,吴培文知道日军不会轻易放弃,于是他和村民凑钱,从古董贩子的手里买了几个廉价的仿制的大鼎,藏在了自己家中的炕洞下面,并将消息散出去,很快日军就再次赶来,直接来到吴培文的后院,挖走了这几个仿制的赝品。

因为担心日军继续的搜查,吴培文偷偷离开村庄,开始了十年的逃亡生活,而后母戊鼎就一直埋在武官村地下,一直到了战争胜利,后母戊鼎才重新回到了我们的手中。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