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周口市川匯區城北辦事處邵寨村的孫豔春一家,依託附近的興家、春生園林,流轉了四畝多土地,一畝地每年收入1500元,加上公司每年每人1300元分紅,僅土地一項每年就收入15800元,再加上本人在園林打工收入,一年下來就能達到四萬多元的收入。家裏脫貧了,環境改善了,農民的日子愈來愈好了。

農民不僅要脫貧,居住環境也要隨之改善。爲此,區委書記李宗喜到邵寨村調研脫貧攻堅工作時要求,做好脫貧攻堅工作要進一步壯大集體經濟,增強鄉村“造血”能力;要立足實際,發揮近郊優勢,依託扶貧車間,做大做強相關配套產業;要利用村內坑塘,大力發展水產養殖,增加集體收入,防止坑塘再次受到污染。要充分利用各項政策支持,入股相關企業,多元化發展鄉村集體經濟。同時,要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見縫插綠,持續提升村容村貌;要制定相應獎懲機制,建立愛心超市,充分調動人民羣衆主動參與的積極性,爭取把邵寨行政村早日打造成“花中之村”。

邵寨村過去是有名的貧困村,2015年時,貧困戶就有231戶、837人。到了2016年,就有224戶、816人實現了脫貧。村黨支部副書記邵志春介紹,邵寨村有9個村民組,一共4000多畝地,目前有5個村民小組依託土地資源進行土地流轉,已流轉了1000多畝土地。土地流轉後,勞力可以外出務工,年齡稍大些的可以就近到生態園幹活,每天70-80元的工資,日清月結,幹活家庭都不耽誤。(苗海波 李守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