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補辦環評和排污許可證手續,規範工業企業環保行政許可,同時要求企業開展污染治理,確保達標排放。據介紹,《方案》將對未取得環保手續、遊離於日常監管視野之外的工業企業,劃分爲禁止類、依法審批備案類、豁免類、簡化環評類、承諾整改類及過渡類共計六類進行處置。

近日,溫州市出臺《溫州市工業企業環保行政許可規範管理改革方案》,允許工業企業在2020年6月份前申請補辦環評手續。2020年7月到2020年12月底,我市將全面完成排污許可核發工作。這意味着,未持證排污的工業企業在2020年12月之後將面臨處罰與關停。

據悉,爲嚴格控制排污總量,生態環境部要求所有工業企業在2020年之前要全面申領排污許可證,所有無證排污企業均需關停整改。我市共有企業8.4萬家,其中有環評許可的企業不到1萬家,企業環評率佔比15%左右,大批企業遊離在法制和監管之外。爲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杜絕“一刀切”的方式全部進行處罰,經國家環保部門批准允許我市設立一個緩衝期,允許企業在2020年6月份前申請補辦環評手續。據統計,目前全市有5000多家企業正在編制現狀評估和治理設施的建設工作,其中已經取得環評備案手續的企業1000多家。

據介紹,《方案》將對未取得環保手續、遊離於日常監管視野之外的工業企業,劃分爲禁止類、依法審批備案類、豁免類、簡化環評類、承諾整改類及過渡類共計六類進行處置。對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補辦環評和排污許可證手續,規範工業企業環保行政許可,同時要求企業開展污染治理,確保達標排放。對不符合方案要求、污染嚴重的企業和超承諾期限未完成整改任務的企業,依法處罰並責令停產關閉。同時還推行共享環境監測數據、覈定現狀排污總量、統一申報材料要求、提高行政許可效率、推行環保柔性執法等措施,減輕企業編制現狀環評的費用。

中國鞋都三期富馳小微園相關負責人稱,園區內有中小型鞋企20家,原先基本上沒有環評手續,一直過着提心吊膽的日子,不敢擴大生產,這個政策出臺後,所有企業都去申請補辦環評手續,目前已經有15家企業取得相關備案手續。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方案的出臺對企業來說,可以更加規範,降低法律風險,確保合法企業的合法權利,有利於政府對企業生產監督和生態環境的控制,爲溫州企業健康、可持續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