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醫君的上班日常#

上班路上……困

工作中……困

下班後*困

有沒有和微醫君一樣狀態的小夥伴?工作或學習時,總是感覺疲倦、乏力,還總是忘這忘那,對事情提不起精神,但是去醫院檢查,又沒有查出毛病……

一、疲勞也是一種病嗎?

①運動、工作之後,感到的疲倦往往是生理性疲勞;

如果你感覺到疲勞,在休息一段時間,或攝入食物後得到緩解,而且也不會持續很長時間,比如跑步、爬山、游泳等運動結束後,身體感到疲憊,這種類型的疲勞不是病,而是生理性疲勞,不需要特別處理。

②病理性疲勞,治療原發疾病是關鍵;

如果你感到疲勞乏力,還伴有其他症狀,同時能檢查出器質性病變,也就是某個身體器官病了,比如甲狀腺功能減退,容易出現肌肉無力、疲勞、體重下降的症狀;糖尿病患者也容易感到疲倦;這就是病理性疲勞,通常在治癒相關疾病後得到改善。

③真有一種病叫慢性疲勞綜合徵;

有一種疲勞的類型比較隱祕,雖然能感受到身體不適,但又查不出器質性病變,常常被我們忽略,它叫做慢性疲勞綜合徵(CFS)。

慢性疲勞綜合徵(CFS)是由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於1988年正式命名的一種疾病,是以慢性疲勞持續或反覆發作爲主要表現,同時伴有低熱、頭痛、肌痛、淋巴結痛、咽喉痛、神經精神症狀等非特異性症狀的一組症候羣。

二、怎樣才能判斷自己是不是慢性疲勞?

在排除其它疾病的基礎上,疲勞持續6個月或者以上,並且至少具備以下症狀中的4項,有可能是慢性疲勞綜合徵。

①短期記憶力減退或者注意力不能集中

②咽痛

③淋巴結痛

④肌肉痠痛

⑤不伴有紅腫的關節疼痛

⑥新發頭痛

⑦睡眠後精力不能恢復

⑧體力或腦力勞動後連續24小時身體不適。

如果以上症狀你都符合,還有一種可能是得了懶癌晚期,或不想上班/上課綜合徵。

總是感覺疲勞也是一種病?4招幫你改善慢性疲勞

三、如何改善慢性疲勞?

①運動:身體動起來

因爲運動可舒緩壓力和減輕疲勞,使平時較少活動的肌肉得以鬆弛,消除局部疲勞。建議每天至少1小時的體能活動,如爬樓梯、散步或打掃衛生;平均每天運動1小時,如跑步、跳健身操等;

②消除工作或學習中的環境壓力

重要且經常用的東西,放在伸手能觸碰到的地方;

每隔15分鐘稍微動一動,隔30分鐘做一次深呼吸,隔1小時,起來喝點水,上個廁所,活動下肌肉;

盯着屏幕時,注意多眨眼睛,既可以滋潤眼睛,還能緩解眼睛乾澀疲勞;

③慢下來:身與心同時慢下來

現代人多習慣快節奏的生活,速食食物、快速交通等,其實,可以試着放慢節奏,比如,抽一個週末,早起爲自己準備早餐;出門不乘坐交通工具,走走停停放空內心等。

④經常按摩頭、足等部位

用梳子勤梳頭皮,可以對整個頭部的穴位起到按摩作用。晚上泡過腳之後,按摩足底可以幫助緩解疲勞,有助睡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