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環渤海部分海域仍有污染物大量入海,部分城市重部署、輕落實

在渤海綜合治理各項計劃順利實施的同時,《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基層調研發現,部分地方仍有污染物大量入海,某些領域的渤海保護工作推進尚存困難。專家和環保幹部表示,渤海綜合治理是個系統工程,難以畢其功於一役,應該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沿着現在的計劃按部就班抓好落實,實現渤海綜合治理久久爲功。

  部分海域仍有污染物大量入海

河北省某縣濱海大道一家鋼鐵廠的側面圍牆邊是一條長長的看不到盡頭的溝渠,溝渠裏的水烏黑髮臭,溝渠兩側滿是雜草,旁邊則是空曠的沙灘地。記者跟隨志願者往前走,從沙灘地走到溝渠邊並不好找,需要穿過一片蘆葦蕩。志願者告訴記者,溝渠裏的水可能是雨水和污水合流。

那排污口在哪裏,最終流向何處?記者順着溝渠前進並未找到,但升起無人機卻從空中拍攝到了兩個排污口,照片中看到排污口已經堵住。志願者告訴記者,最近有關部門進行了渤海排污口大排查,這個排污口已經在排查中發現,經覈實爲廢棄的排污口,已經進行了築堵處理,但是以前是否有違規排放已難追溯。

這位志願者常年在渤海灣一帶進行調研,他告訴記者,入海排污口一頭連着大海、一頭連着陸地污染源,是污染物進入海洋的最後一道關閘,如果對入海排污口的管理問題不解決,海洋污染防治很難見到真正成效。

在遼寧盤錦港210-211碼頭,記者看到碼頭附近的海面上漂浮着許多飲料瓶、食品包裝袋、塑料桶等垃圾。港口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是從海上漂到岸邊的生活垃圾,每隔兩三個小時,他們就要派人打撈一次,“每年僱人清理這些漂來的垃圾,就要花費數萬元的費用。”

記者看到,在不少地區的海濱旅遊度假區內,不少遊客隨身攜帶的飲料、食品等包裝袋使用後便隨手丟棄在岸邊,有的被海浪捲入大海,成爲海洋垃圾。也有不少海邊的村莊裏,村民們抓住商機搞起了濱海旅遊農家樂,提供民宿、洗浴、餐飲服務,這些小、散、亂的服務行業,基本沒有污水處理設施,由於臨近海邊,污水雖沒有直接排入大海,但對海水水質仍有潛在影響。

此外一些環保專家表示,環渤海地區近年來設立了大量化工企業、臨港工業園區,雖然這些化工企業和園區都經過了環評、配備了污水污泥等處理設施,但是從環境容量角度看,大量化工企業密集分佈,對海洋生態是一個嚴重的威脅。

比如河北等省份,陸續將鋼廠都搬到了海邊,2019年唐山啓動了主城區周邊13家鋼鐵企業優化整合、退城搬遷、升級改造,都將集中搬遷到唐山樂亭、豐南等地沿海產業園區。專家稱,如果這些鋼廠將來都投產後,海水淡化能否滿足鋼鐵廠用水,鋼廠污水處理等等問題,都需要統籌考量。

“渤海就像一碗水,沿海各市一個市滴一滴墨水進去,都覺得沒多大污染,最後這碗水就會渾濁不堪。”遼寧社會科學院低碳發展研究所所長畢德利說。

  渤海綜合治理工作存在困難

記者在基層採訪發現,在各地仍有污染物大量入海的同時,部分地方推進渤海綜合治理工作尚存困難。

山東濱州有關單位負責人表示,當地入海排污口底數不清,漁業養殖、工業企業的各類排污口混雜,監管上存在困難。並且由於部門單位機構改革和職能調整,將原屬於海洋漁業部門的海洋保護職責劃分至生態環境局,任務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各部門橫向聯動銜接不到位。

同時,基層監視監測和應急處置保障能力相對薄弱。目前濱州僅有海事局能通過自建的CCTV信號和部分碼頭視頻信號監視碼頭區域的船舶溢油事故,當船舶在轄區內海域發生污染事故後,僅能通過VHF進行通信,且VHF信號尚未覆蓋整個轄區,信息傳遞方面尚存在一定盲區,目前尚未實現對水上溢油的全天候、全方位監視。海上應急處置保障能力亟待提高,關鍵技術設備急需補充,應急監視能力較低,隊伍協同應急能力仍需提升。

一些基層生態環境局負責人向記者反映,近年來,由於機構改革等因素影響,原來的海洋漁業部門解體,相關功能劃入環保、農業、自然資源等部門,人員也進行了分流。但由於近年來環保工作壓力大、追責多等情況的存在,在人員分流過程中,不少海洋漁業部門負責海洋環保工作的專業人員不願意到地方生態環境局工作。

“過去環保工作主要是管岸上,海里的環保主要是海洋漁業部門在監管,現在我們一個地市級生態環境局,熟悉海洋環保業務的也就兩三個人,開展海洋環境監管的力量嚴重匱乏。”一位環渤海城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說。他還反映,機構改革之後,海監、漁政等部門都進行了相應的分流,海洋環保雖然規定要配備相應執法檢查船隻、人員,但一直沒有到位,“現在的海洋環保監管,嚴重滯後,有的時候有任務,我們還得出去租船。”

放眼整個渤海地區,綜合治理工作仍然存在短板。據生態環境部總結,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還有一些城市重視程度不夠。個別城市站位不高,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相對遲緩,甚至有些地方實施方案“上下一般粗”。部分城市一定程度上存在重部署、輕落實,重形式、輕實效的問題,在消除劣五類斷面、海洋垃圾防治等方面進展緩慢。有些城市風險意識比較弱。

二是海洋環境質量的改善還存在較大的壓力。目前,渤海仍然處於污染排放和環境風險的高峯期,陸源和農業面源污染物入海量較大,遼東灣、萊州灣、渤海灣等部分海灣存在一部分劣四類水體,而且水質非常容易產生波動。多個已經“消劣”的斷面還可能會出現反彈。

三是區域間成效不平衡,整體的攻堅目標實現具有不確定性。受到治理週期的影響,各地區在風險防控等方面成效不平衡,生態整治修復成效不明顯,部分地區的水質改善有一定成效,但是距離目標還有較大的差距。

久久爲功推進渤海綜合治理

受訪專家學者和環保幹部表示,渤海是我國唯一的半封閉型內海,自然生態獨特、戰略地位突出。近年來,經過大力治理,渤海水質有改善之勢,不少海域的水質逐年向好,但陸源污染物排放總量仍居高不下,一些海灣環境質量未見根本好轉,生態環境整體形勢依然嚴峻。不能期望渤海污染治理“一口吃成個胖子”,要做好渤海污染防治打持久戰的準備。

整體而言,生態環境部將加強攻堅戰進展情況調度,及時研判形勢,鞏固已有成效,防止問題反彈。結合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統籌強化監督、駐點幫扶等工作,加強對工作滯後或重點任務進展緩慢區域的指導和督促。

同時,生態環境部表示,將深入推進入海河流“消劣”和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兩個專項行動,管好直接向海洋排放污染物的入海河流和直排海污染源兩道“閘口”,帶動陸海統籌的近岸海域污染防治。通過技術幫扶指導,在萊州灣重點督促做好污染來源解析,切實提升治理針對性和治理效率;在遼東灣重點督促做好退養還灘、入海河流流域治理,維護典型生態系統健康穩定;在渤海灣重點督促鞏固水質改善成效,保持近岸海域水質改善趨勢。

在頂層設計方面,對新時期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要着力進行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補齊渤海生態環境保護能力短板,爲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收官之後的渤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打好基礎。

在地方上,各地也正在加速推進綜合治理攻堅。天津市將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作爲“一把手工程”,由市委書記擔任總指揮,並在原實施方案的基礎上印發實施了強化作戰計劃;山東省自我加壓,將攻堅戰範圍由省轄渤海海域拓展至省轄全海域;河北省唐山市先試先行,率先開展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遼寧省大連市最早啓動渤海攻堅戰。

“下一步,我們將以改善海洋生態環境質量爲根本,切實強化綜合治理、統籌謀劃和系統監管,落實落細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等重點任務,切實將陸海統籌的體制優勢轉變爲河清海晏的治理實績,爲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繼續做出貢獻。”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霍傳林說。

來源:經濟參考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