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國兩制”是澳門最大的優勢,比如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就專章闡釋支持港澳發展的重大舉措。澳門迴歸祖國20週年前夕,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在接受媒體聯訪時就曾明確表示,廣大澳門同胞對未來最大的信心在於,“國家是我們的最堅強後盾、能夠支持澳門發展”。

原標題:環球網評:讓愛國愛澳精神代代相傳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8日下午乘專機抵達澳門,出席將於20日舉行的慶祝澳門迴歸祖國20週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並視察澳門。習近平這次赴澳門受到海內外高度關注,百餘名中外記者在機場等候。習近平表示,澳門認真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取得的經驗和具有的特色值得總結,澳門未來發展美好藍圖需要我們共同描繪。

拳拳赤子心,殷殷愛國情。數百年的殖民統治,沒有阻斷澳門與祖國的血肉深情。在迴歸前澳門已具有深厚的愛國傳統,在迴歸後愛國愛澳核心價值更是在澳門兒女中代代相承、永不停息。先前,一首《七子之歌》就唱出了澳門與祖國難捨難分的骨肉情。今年,習近平總書記給頤駿中心長者義工組的30位老人回信,向他們致以節日問候,也勉勵他們把愛國愛澳精神傳承好。

“國家好,澳門就好”。澳門迴歸祖國20週年前夕,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在接受媒體聯訪時就曾明確表示,廣大澳門同胞對未來最大的信心在於,“國家是我們的最堅強後盾、能夠支持澳門發展”。比如,2017年強颱風“天鴿”襲擊澳門,千餘駐澳官兵就不畏艱險,排危除險、清理災區。迴歸祖國20年以來,內地經珠海口岸共向澳門供應蔬菜約19萬批,共128.7萬噸。

堅持“一國兩制”,澳門發展譜新篇。“一國兩制”是澳門最大的優勢,比如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就專章闡釋支持港澳發展的重大舉措。簽署CEPA、推出“個人遊”、橫琴劃地建澳大、劃定85平方公里海域管轄權……有着國家支持,澳門已從一座寂靜冷清的小城成爲亞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本地生產總值(GDP)從迴歸之初的519億澳門元增加到了2018年的4447億澳門元。

血脈相連,愛國愛澳愈發熾熱。人們至今不會忘記,1999年迴歸之際澳門同胞就曾自發到拱北口岸歡迎駐澳官兵。汶川地震澳門同胞踊躍捐款,特區政府設立澳門特區支持四川地震災後重建協調小組,撥款50億澳門元。迴歸之初澳門特別行政區就制定了《國旗、國徽及國歌的使用及保護》法律,而今澳門大、中、小學實現了升掛國旗全覆蓋,並開展經常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事實證明,‘一國兩制’是完全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20年嬗變足以表明:“一國兩制”是澳門發展的最大優勢,也是澳門走向未來的關鍵。澳門要實現更好更大的發展,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必然的選擇。“一帶一路”建設、“十三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澳門將譜寫“祖國好,澳門會更好”的青春詩篇。(寰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