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爲無論是老師請家長來,還是家長主動找上門來,老師都要爭取處於主動的地位,主動出擊,所以平時要多與家長聯繫、溝通,瞭解幼兒及其家庭的基本情況和家庭教育狀況,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地對孩子進行教育。愛,這無可替代的教育手段,拉近了師幼間的距離,使孩子感到老師的可愛可敬,樂意與老師接觸交往,進而地融入到班級這個溫馨、和諧的集體。

01

,無可替代的教育手段

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也認爲,愛和責任是幼兒教師必備的素質。愛是理解、是同情、是尊重、是信任,是寬容,是鼓勵,是奉獻……這些有關愛的定義中出現的一系列詞彙,無不表明;愛是當好一個合格班主任的前提。

那年,我接手小班班主任,對從來沒有帶過小班的我來說,開學第一個月感覺特別難熬,因爲孩子們年齡小,總會出現哭鬧現象,每天晨接的時候,班裏有幾個孩子分離焦慮特別嚴重,離開家長的那一會兒簡直哭得撕心裂肺。我只好抱着哄着,哄着抱着,因爲已有二個寶寶的媽媽,我知道寶貝此刻需要的是媽媽那溫暖的懷抱和溫柔安慰。

之後的每一天清晨接園時,我都會給孩子一個親切的擁抱,讓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愛,就像媽媽一樣。當孩子想媽媽時,我會走到他們身邊,摸摸他的小臉,輕輕說:“寶貝,在幼兒園裏,熊老師就是你的媽媽!”當孩子不太會自己小便時,我會蹲下來幫他拉褲子。當孩子受了委屈,我會輕輕地把他抱起來,摟着他讓孩子感受到媽媽般的溫暖……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感受到關懷與被愛。

班上有一名叫品品的小男孩,從小由爺爺奶奶照顧的,加上寶貝不滿3歲,剛來幼兒園時分離焦慮特別嚴重,每天奶奶剛剛離開,他就開始哭着問我:“熊老師,我好想奶奶,她什麼時候纔來接我啊?”這個時候,我就會把他抱在腿上,認真地告訴他:“寶貝,奶奶在放學的時候就來接你的!”一開始,孩子總是掙脫我,要去找奶奶,我就指着牆上的時鐘說:“看,等鬧鐘上的那個長針指向4的時候,奶奶就會來接你的。”幾天下來,品品慢慢地願意坐在我身邊玩玩具了,我知道他已經逐漸接受我了。

兩週過去了,寶貝基本不哭了,他對奶奶的依戀已經轉移到老師身上,一直追着我,我做什麼他都跟在我後面,學本領時也要坐在我身邊,不太願意單獨與同伴們玩。

於是我指定兩名能力強的孩子帶領他活動,我先在一旁陪着,待他玩得高興時,我就悄悄離開,到遊戲結束再回到他身邊。慢慢的,他也願意與同伴一起活動了

愛,這無可替代的教育手段,拉近了師幼間的距離,使孩子感到老師的可愛可敬,樂意與老師接觸交往,進而地融入到班級這個溫馨、和諧的集體。愛,是無可替代的教育手段,更是治班法寶之一。

02

常規規範幼兒的行爲 形成良好班風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幼兒時期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因此要使幼兒建立良好的生活、學習、行爲習慣,使他們終身受益。

教師,既是慈母,又是嚴父。我在用愛心贏得孩子們的認可和喜愛之後,就在愛的基礎上對幼兒的日常行爲加以嚴格要求:,利用音樂整理玩具:區域活動結束時播放收玩具音樂,幼兒主動收拾、整理玩具。這樣,既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又提高了幼兒自我服務的意識。在管理班級時,我利用幼兒喜歡模仿的特點,發揮榜樣的作用來影響孩子習慣的養成。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優點,我會留意每個孩子身上的不同閃光點,並以此爲榜樣激勵幼兒相互學習,從而形成良好的班風。

本學期我帶的是中班,孩子們都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但還是主動性不夠,在每天的收椅子環節,總會有一部分的幼兒站起來就跑,不記得去把椅子收回到座位。但也總會有幾個懂事的孩子和保育老師一起把椅子送回到桌子下,這時我也會及時對他們進行表揚,並以此來引導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

在班級管理中,老師也要勤於、善於觀察幼兒的舉動,當發現幼兒不能按要求做時,就要耐心地反覆地講解,直至幼兒能遵守相應的規則爲止……久而久之,遵守常規漸漸成爲他們自覺的行動了,比如:早上來園主動向老師問好,和家長說再見;自覺洗手,入廁能有序;玩完玩具放回原處;洗好小手能耐心的開好“小花”等老師盛飯等等。

03

老師密切配合,齊抓共管

我認爲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小的團體,班上三位老師的團結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大家團結協作,各項工作才能得到順利開展。作爲班主任,我與班裏配班老師團結合作,與保育老師友好相處。

在工作中我經常換位思考,互相理解,互相體諒,時時處處爲他人着想,一切以工作爲重。作爲班主任,我要求別人做到的,首先我自己要先做到。當然,教育方法每個老師不一樣,但在要求上必須是一致的,特別在幼兒常規上我們齊抓共管,統一要求,遇到問題總是相互商量, 形成一種強大的合力,團結一致地做好班級工作,樹立並保持“常規良好”的班級形象。

04

加強聯繫,家園互動,協同管理

在班級管理中,我認爲做好家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班級管理工作的成功與否,要看家長工作做得是否到位。我越來越覺得家長工作要變“被動”爲“主動”。因爲無論是老師請家長來,還是家長主動找上門來,老師都要爭取處於主動的地位,主動出擊,所以平時要多與家長聯繫、溝通,瞭解幼兒及其家庭的基本情況和家庭教育狀況,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地對孩子進行教育。。

與家長交流、溝通次數多了,處理問題就相對容易了。我不僅通過家長會向家長反饋孩子在園的情況與表現,還經常通過微信和電話與家長溝通,及時發現問題,並妥善解決,共同幫助孩子進步。

同時,我還充分利用接送孩子時間,經常與家長交流,取得家長的配合、理解,使家園教育能協調一致。孩子未到園時及時和家長聯繫,確保孩子的安全,孩子生病了我會打電話送去問候,對於請假的孩子我也會經常和家長保持聯繫,主動詢問孩子的情況,讓家長感覺到老師是非常重視自己的孩子的。

與家長交談,我總是先肯定孩子的優點,表揚孩子閃光的一面,委婉地指出不足之處,虛心聽取家長們的建議,耐心地爲家長排憂解難,熱心地爲家長提供幫助。

05

提高自身素養,順應時代要求

在做好各項工作的同時,我也從未放鬆過學習。因爲我知道“要給孩子一滴水,自已要有一桶水”。隨着現代社會科技越來越發達,孩子的見識越來越廣,作爲新時代的教師,一定要與時俱進,儘快適應當代的幼兒教學要求。爲此,我也經常學習幼教理論,不斷充實自己,並且把《指南》、《綱要》等作爲手頭書,時常翻閱,因爲,我知道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和素養,才能與時俱進。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在工作中,我總是一件一件做起,積極參加各類教研活動、業務學習及觀摩課的評議、優秀園的參觀等活動,吸取有益的教育經驗,注重平時的積累,將日常工作反思、收穫和啓示記錄下來,以提高自我,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作爲幼教人,我深知教育的路還很長、還很遠,我還有許多需要學習、需要改進之處,我會繼續努力,一如既往地用我的真心去愛我的孩子們,培育我的孩子們,因爲我是光榮的人民教師。

最後祝願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萬事如意!最後祝願東山教育集團的明天更加輝煌!

來源丨東山教育集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