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钟

导读:近来,我发现中国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无论学校还是补课班都倡导一点,那就是“孩子,你要表现自己,这样别人才知道你的才能!”

这样说本没什么错,我们正是这样被教育长大的一代,我们之后的孩子更是这样被教育的。

可是其中有一个值得怀疑和探讨的地方,如果我们的才能不足以支撑勇敢怎么办?如果本来没有什么能力,却揽了一个比自己能力高出一倍的活,那最后也只有出糗了,甚至落得个无颜再见父老乡亲的结果。

学习西方的教育固然是有可取之处,但也不能忘了我们老祖宗的教育思想,正如欧阳修所说的:“精藏于晦则明,养神于静则安。”

意思是:隐藏自己的才华不去显露才是聪明的做法,在安静中涵养自己的精神就会安宁。“晦”不是说一直藏着,而是为了备他日之用,“静”不是说一直不动,而是为了应时而动。

善于积累自己的才能,才会源源不断取之不竭,然后应时而动才能一鸣惊人不会断绝。

其实这是欧阳修对自身经历的一个总结。欧阳修刚刚做官的时候,范仲淹是在主持变革的,当时有个叫高若讷的人提议要贬黜范仲淹,欧阳修就骂高若讷不知人间有羞耻之事,后来就被牵连着被贬谪了,贬到了夷陵。

后来,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的时候,也是因为锋芒毕露,改革的火力开得太猛,以至于损害了无数人的利益,必然会招致权贵的不满,于是,范仲淹被贬谪,欧阳修上书为范仲淹说情也被贬谪。

欧阳修被弹劾不是因为这一件事,还因为欧阳修平日里为人就是直言不讳的,“尽言无所隐”,凡有不满都当面说出来,百官都很没面子,因此也积累了不少怨恨。

欧阳修被贬到滁州,这一次就是十年没有回京,他的心情是很抑郁的,影响了他的一生。

所以,他学到了“晦”和“静”,在平日里不过于彰显自己,而是要不断地积累。

试想,如果范仲淹改革能够缓步进行,也不至于落得被贬的下场;如果欧阳修稍微隐藏自身的才华,而不是锋芒毕露,后来还可能再继续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推动北宋的改革,引导官场的风气。

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虽不琢以为器,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小人,可不念哉!”

玉如果不雕琢,它本身还是块玉呢,而人是会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不努力学习的话,那就会慢慢地远离品德高尚的人,而成为小人。

欧阳修从未停止学习,也在后期学会了韬光隐晦,在晚年更是祈求告老还乡。欧阳修的孩子在他的影响下,也极其谦逊好学,在官场上连连升迁。

想一想我们自身,和那些比我们条件优越的人比,他们本身就拥有比我们更多的财富,即便不努力,还能够活得很滋润,而我们呢,如果不努力,就只能一步步地成为自己不想成为的人。

现代社会是人满为患的时代,如果你不表现出来,别人可能永远不知道你有什么才华。

可是当你能够表现的时候,你却因为你的才华和能力不够,浪费了这次机会,那以后可能你就再也不会获得别人的信任了。

就此而言,文彦博的养生之道中,一句“恰好即止”,无疑是对“中庸”之道的最好注脚。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