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东省房地产研究会执行会长韩世同表示,深圳此前调整“豪宅税”实际上是根据市场形势所做的“纠偏”,并不意味着放松调控,业主和中介趁机哄抬房价的行为明显是对政策理解有误,政策主要是促进市场成交,而非房价上涨。在深圳调整“豪宅税”政策出台不久,《中国经营报》记者在某小区业主群发现,该小区前几期业主正策划涨价,要求已挂盘的“统一提高挂盘价”。

原标题:深圳对业主开出首张“罚单”:哄抬房价遭处罚 涉事楼盘被停止网签

本报记者 钟广莲 童海华 深圳报道

深圳调整“豪宅税”以来,二手房市场出现一片“狂欢”,二手房业主临时抬价、违约等现象层出不穷,有小区业主趁机集体控盘、“抱团涨价”,一夜间上涨几十万、上百万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12月18日中午,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以下简称“深圳住建局”)发布《关于严厉打击哄抬房价等违规行为 切实规范我市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对涉嫌集体恶意炒作房价的小区和中介进行处罚。其中涉及恒裕滨城、中粮凤凰里花苑等小区。据悉,这是监管部门首次对业主进行处罚。

多个小区集体控盘涨价

上述《通告》指出,近日有媒体报道深圳恒裕滨城、中粮凤凰里花苑等部分住宅小区业主通过微信群发布集体涨价言论,恶意炒作二手房价,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此前网上流传一张《告凤凰里全体业主书》中,明确要求业主将挂盘价统一调至5.6万元~6.5万元,而低于指导价格的放盘业主,要即刻收盘,重新加价后再挂。

而网传的恒裕滨城业主群截图显示,要求业主统一将挂盘价调至2600万元以上,并且每周“调一次价”。

事实上,集体控盘涨价的现象不仅仅存在于上述两个小区。在深圳调整“豪宅税”政策出台不久,《中国经营报》记者在某小区业主群发现,该小区前几期业主正策划涨价,要求已挂盘的“统一提高挂盘价”。将正在某中介网站上挂牌的房源统一提价200万元,由原来的1050万~1200万元提高至1250万~1400万元。记者查询发现,目前该小区正在挂牌出售的户型中,价格最低的为一套84平方米的两房户型,总价为1400万元。

该小区有业主告诉记者,此前小区有一套140平方米的户型以2250万元的价格成交,之后该小区业主的心态也随之水涨船高。

除上述小区外,深圳有不少小区业主群都在讨论集体涨价的问题。

此前,记者走访发现,有片区二手房普遍上涨100万元,且挂牌出售的房源所剩不多。

业主集体控盘涨价的背后,是深圳二手房市场对调整“豪宅税”的应激反应。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豪宅税”调整后第二周,深圳全市二手住宅成交2094套,环比上升11.09%;成交面积171088平方米,环比上升10.68%。从整个月份来看,11月深圳二手住宅成交8013套。这是2016年5月以来首次突破8000套,环比上升11.8%,同比上升91.9%。

广东省房地产研究会执行会长韩世同表示,深圳此前调整“豪宅税”实际上是根据市场形势所做的“纠偏”,并不意味着放松调控,业主和中介趁机哄抬房价的行为明显是对政策理解有误,政策主要是促进市场成交,而非房价上涨。

业主被“开罚单”

对于上述小区业主恶意炒作房价的行为,监管部门首次对业主开出“罚单”。

12月18日上午,宝安区住建局发布通告,对发布集体涨价言论相关当事人进行约谈,并暂停办理凤凰里小区二手房网签手续,发布该小区二手房交易风险告知书。如业主确需交易,需要到宝安区住建局签署交易风险知晓书。

随后,深圳市住建局也发布通告,对恒裕滨城、中粮凤凰里花苑等部分住宅小区业主通过微信群发布集体涨价言论,恶意炒作二手房价等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除上述条例外,深圳住建局还规定:对于通过捏造事实、散布谣言等方式恶意炒作、哄抬房价,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应当及时移交公安部门依法处理;对于经查实的违法违规人员,由房地产主管部门将其列入信用黑名单,并研究采取限制其买卖住房等相关措施;严禁房地产中介机构参与恶意炒作房价或者代理涉嫌恶意炒作房价的房屋,违者将由房地产主管部门依法暂停其网签权限,并列入行业诚信黑名单。

随后,南山区住建局也发布通告对恒裕滨城花园相关业主进行处理。

上述《通告》发布后,记者注意到,中粮凤凰里花苑和恒裕滨城一期、二期所有房源均从各大中介平台下架。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对上述两个楼盘的处理只是政府出手整治市场乱象的开端,接下来可能还会有楼盘受到处理。

市场“虚火”逐降

从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出台,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调整“豪宅税”等利好政策的不断加持之下,深圳房地产市场也不断升温。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11月70城房价数据。在四个一线城市中,北京和广州的二手房价格分别下降0.4%和0.2%,上海与上月持平,而深圳则上涨了1.4%,涨幅位列全国前三。记者梳理发现,这是深圳二手房连续三个月上涨。

事实上,深圳二手房的价格总体上并没有如外界传言般那般“跳涨”。此前,记者走访发现,有不少房源均降价几万元成交。但由于市场升温,可议价空间下降。

而二手房价格能否下降,要看成交情况。中介人员小郑告诉记者,若该小区高价房有成交的情况,后面同小区房源的挂盘价很难再降下来。

在“豪宅税”调整后第三周,深圳二手房市场的“虚火”逐渐下降。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在调整“豪宅税”的第三周(11月25日~12月1日),深圳二手住宅成交1862套,环比下降11.08%;成交面积157735平方米,环比下降7.8%;成交均价为51650元/平方米。

李宇嘉表示,深圳房地产近期的表现已经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接下来政府应该会建立相应的长效机制来维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

韩世同指出,深圳要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首先要将此前的目标落到实处。韩世同所说的“此前的目标”,指的是深圳保障性住房的供应目标。

2018年8月,深圳出台《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见》,提出系统构建面向2035年的“4+2+2+2”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将新增建设筹集各类住房170万套,其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总量不少于100万套。

前不久,深圳市政府方面表示,至2035年前的公共住房建设用地已全部落实,2020底前将全面完成“十三五”建设筹集40万套公共住房目标。

“深圳房地产市场后续的稳定,还在于建设保障性住房的目标能否真正落实。”韩世同表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