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婦門前是非多”的前一句,便是“鰥夫房頂炊煙少”。“鰥夫”是指妻子過世後從未再娶的男人,整句在形容鰥夫家中沒人做飯,寡婦門前容易招惹流言蜚語,都在描述着中國的古代倫理。那麼,古代年輕的寡婦又會如何度過自己的後半生呢?

第一、守寡一生 在古代,女性被要求對丈夫從一而終,所以自嫁入婆家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你得一輩子忠心於你的丈夫。當你的丈夫發生意外事故身亡了,你是別無選擇的,爲了貞潔,必須守寡一生。一些極端的,甚至會用自殘來表忠心,比如明朝一位女子曾斬斷自己的十指來應驗自己對於丈夫的鐘情。 在明朝的一本書裏就記載過這樣一件事情,有一位年逾古稀的獨身老人,在臨終的時候拿出文字幾乎全被磨光的100枚銅錢,周圍人都不理解。

第二、改嫁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可謂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千古風流佳話。可一般人不知道的是,卓文君是一個新寡回孃家的女子,改嫁司馬相如非但不受譴責,反而得到社會主流的肯定和讚賞。即便到了宋代前期,女子改嫁的問題仍然算不得什麼了不起的大問題。宋真宗的皇后劉娥就是改嫁過來的,一樣成爲了一國之母。

第三、接手家業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是唯一一個沒有立皇后的的皇帝。秦始皇不近女色,可是他也有妃嬪媵嬙,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有一個女人卻是個例外,而且還是一個寡婦,一個叫清的寡婦。寡婦清生於巴地,名清,故又叫巴寡婦清。18歲出嫁,22歲喪夫。丈夫是當地一位青年企業家,經營丹砂礦業多年,已是富有的大工商業主。丈夫死後面對家族紛爭、他人覬覦,寡婦清挑起丈夫留下的偌大家業,並悉心照顧公婆,且一直未改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