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是解放戰爭關鍵的一年,在這一年裏解放軍在許多地區取得了優勢,毛主席認爲與國民黨進行戰略決戰的時機已經到來了,而東北戰場就是中共中央選定的首個戰略決戰地區。當時,東北解放軍不僅在實際實力上超過了東北地區的國民黨軍隊,兵力上也超出十多萬人,是發起戰略決戰的一個合適地區。

中將曾澤生,遼瀋戰役中於長春起義,首先攻入漢城

遼瀋戰役是我國解放戰爭時期“三大戰役”之中最早的一個,在這場戰役中人民解放軍徹底不僅消滅了東北地區的數十萬國民黨軍隊,徹底解放了整個東北,且使得人民解放軍首次在數量上超過了國民黨軍隊。在這場關鍵戰役中,東北野戰軍之所以能夠以較小的代價取得輝煌的勝利不僅與毛主席的戰略決策、林元帥的出色指揮有關,也與長春的和平解放有密切的關係。

1948年下半年,東北地區的國民黨軍隊已經被分割包圍在分別以瀋陽、長春、錦州爲中心的三個互不相連的地區,毛主席爲此制定了先攻錦州“關門打狗”的戰略決策。1948年9月12日,遼瀋戰役正式打響,10月15日錦州解放,東北國民黨軍隊陸地撤離的大門徹底關閉。

中將曾澤生,遼瀋戰役中於長春起義,首先攻入漢城

10月16日,固守長春的國民黨東北“剿總”副總司令鄭洞國決定突圍南撤瀋陽,在這個關鍵時刻國民黨第六十軍軍長曾澤生率部起義並讓出防區,不僅打亂了鄭洞國突圍的部署且最終促成了鄭洞國的“投誠”,長春因此得以和平解放。

中將曾澤生,遼瀋戰役中於長春起義,首先攻入漢城

當時,國民黨長春守軍爲鄭洞國所率領的第一兵團,第一兵團共轄2軍共6個師,其中新編第七軍爲鄭洞國嫡系,而第六十軍軍長就爲曾澤生,兩軍各轄三個師。曾澤生爲雲南人,而國民黨第六十軍也原屬滇軍,解放戰爭時期被調往東北,雲南籍官兵接近80%。

遼瀋戰役開始前,國民黨長春守軍已經被圍近半年,士氣極爲低落,遼瀋戰役爆發後東北野戰軍爲牽制長春之地,在對長春進行軍事圍困的同時開展了強大的政治攻勢,第六十軍就爲接觸的重點。國民革命軍第六十軍原爲滇軍,抗日戰爭爆發後雲南龍雲在六個步兵旅的基礎上組建了第六十軍,參與了南京保衛戰、血戰臺兒莊、武漢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滇南保衛戰等著名戰役,並曾開赴越南接受日軍投降,爲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極大的犧牲,而曾澤生就爲在第六十軍成長起來的傑出將領。

中將曾澤生,遼瀋戰役中於長春起義,首先攻入漢城

在李崢先、張秉昌等人的祕密接觸及強大的內部、外部壓力下,曾澤生逐漸產生了投向光明的思想,在10月16日上午收到鄭洞國突圍的意圖後便認識到起義已經迫在眉睫了。當時,第六十軍下轄三個師,其中第一八二師及暫編第二十一師均爲滇軍,而暫編第五十二師則爲蔣介石爲控制這支滇軍而向其中摻的沙子。

中將曾澤生,遼瀋戰役中於長春起義,首先攻入漢城

爲保證起義的順利進行,曾澤生通過嚴密部署首先控制了暫編第五十二師師長李嵩及其鐵桿,在17日凌晨順利起義並與解放軍交接了防務,最終迫使了鄭洞國的投誠及長春的和平解放,這也是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軍隊的第一次整軍起義。在起義過程中,曾澤生將軍提出了什麼要求呢?除了不向鄭洞國所部進攻外,別無所求!

國民革命軍第六十軍起義後被改編爲人民解放軍第五十軍,曾澤生任首任軍長,經過整治整訓後很快“脫胎換骨”,先後參加瞭解放鄂西、進軍四川、解放成都等戰役,立下了不小的功勳,第五十軍的“涅槃”與曾澤生將軍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中將曾澤生,遼瀋戰役中於長春起義,首先攻入漢城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曾澤生將軍曾先後兩次率軍入朝作戰,參加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次戰役,不僅是第一批入朝的軍隊,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更是屢立戰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曾澤生率領的第五十軍不僅以擅長防禦作戰聞名,曾在漢江防禦戰中頑強阻擊美軍五十晝夜,留下了浴血東遠裏、堅守帽落山、血戰白雲山及修理山等可歌可泣的輝煌篇章,也曾全殲英國皇家重坦克團,更是首先攻入漢城的部隊

中將曾澤生,遼瀋戰役中於長春起義,首先攻入漢城

第五十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由於戰績卓越而多次受到全軍表揚,曾澤生也因此兩次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被毛主席誇讚“你們在朝鮮戰場打得還是蠻漂亮嘛”而備受鼓舞。1955年9月,曾澤生將軍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軍銜,成爲首批175位開國中將之一。

中將曾澤生,遼瀋戰役中於長春起義,首先攻入漢城

參考資料:《長春起義紀事》、《三大戰役全紀錄:遼瀋·淮海·平津》、《國民革命軍史》、《抗美援朝戰爭回憶》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