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大興區委書記周立雲,歡迎您的來電。”12月18日上午,大興區委書記周立雲,區委副書記、區長王有國、區政協主席吳問平等區領導來到“12345”市民熱線服務中心,傾聽羣衆反映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值守“12345” 接聽、回訪市民來電

周立雲接聽到的第一個電話與市政路燈有關,家住瀛海鎮的市民反映,每天上下班要走工業區的瀛昌街,路邊有工地,大車較多,發現路燈時間設置不合理,晚上6點纔開燈,早上6點就關閉了,現在天黑的早、亮的晚,容易存在安全隱患。周立雲耐心詢問市民的訴求,並且記下了對方的聯繫方式。此外,市民還反映三元奶廠西側十字路口的幾盞路燈不亮。周立雲進行了詳細的記錄,面對電話那頭傳來的感謝聲,周立雲說,“今天來就是爲您服務的,將對您提出的問題儘快勘查解決!”

一上午,大興區區級領導以及各職能部門、鎮街主要負責人一行都化身爲“接線員”,值守在電話機前接聽、回訪市民來電,共接電125件。

周立雲表示,“接訴即辦”工作的核心是服務人民、解決市民訴求。大興區將進一步完善快速響應機制,把各級、各部門、各單位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從問題入手,做到未訴先辦,主動治理,辦好羣衆家門口的事,不斷提高“12345”熱線問題解決率和滿意率,不斷提高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

區領導赴現場走訪案情

下午,周立雲來到瀛海鎮,對居民反映的道路坑窪不平、市政路燈不亮問題進行了實地調研走訪,並協調和督促相關責任人儘快解決問題。

周立雲首先來到瀛海地鐵站C口南側,施工人員正在對不平整的步行道進行修繕。據瀛海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接到專項交辦單後,鎮裏立即到現場覈實市民反映情況,發現步行道存在坑窪不平的問題,影響行人通行,迅速“吹哨”施工單位對存在問題進行整改。“沒想到那麼快政府就有回應了,對於道路不平問題整改迅速,很滿意。”市民說。隨後周立雲來到瀛昌街,詳細瞭解市政路燈情況,協調相關單位解決調整路燈損壞問題。

周立雲表示,去現場後詳細瞭解了市民反映的情況,表面上看是一段道路坑窪不平、路燈不亮問題,相關單位應該對類似問題舉一反三,提前下手,找到原因,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細化水平,要把老百姓的事當做大事,將民生福祉始終放在心上。

另一路,副區長李強帶領黃村鎮綜治辦、城管以及保安服務公司等相關部門來到問題反映點位劉村停車場,發現一車輛無車牌、車體多處損壞、四個輪胎均已沒氣,且無聯繫人,確認爲“殭屍車”,執法隊將該車現場拖走。反映問題的村民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說:“我每天停車都看到這輛‘殭屍車’佔用公共資源,今天上午10點左右打熱線反映的問題,沒想到兩個多小時的功夫就解決了,我對辦理結果和辦理速度都非常滿意。”據黃村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自今年接訴即辦工作開展以來,該鎮秉承着“及時派單、限時辦理、見面入戶、全面回訪、分析研判、未訴先辦”的原則開展工作。

隨後,李強來到了市場路繼續處理羣衆訴求。有居民反映:市場路北口是單行線,可是道路中間卻有隔離護欄,不僅停車不方便,而且車輛拐彎存在安全隱患。到了現場,李強發現確實存在這個問題,於是,責令相關部門立即處理。區交通隊聯合林校路街道馬上對護欄進行了拆除,過往羣衆紛紛表示:“護欄拆了這路都敞亮了,路口拐彎可比以前方便多了。”

大興區創新機制解民憂

大興區把“接訴即辦”工作作爲全區工作主線,深入推動體系、機制和羣衆工作方法創新。成立全市首家接訴即辦調度指揮中心,建立“六步工作法”、“八項機制”和“三包三轉三上門”羣衆工作法。堅持高位督辦,對重點突出問題直接批示225次,把羣衆反映集中的18類民生問題列入區實事。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1月,大興區共受理羣衆訴求10.3萬件,羣衆訴求增長率和萬人來電量均保持在全市較低水平,三率綜合排名全市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大興區推動“未訴先辦”和源頭治理,在65個村開展村莊安全隱患治理,調度解決安定鎮垃圾填埋場周邊7個村異地遷建,青雲店、西紅門鎮21個村棚改,舊宮鎮24個小區自備井置換大市政,推動68個老舊小區實現物業管理全覆蓋,對治理類鎮街安排提升項目32個。

周立雲指出,大興區高度重視“接訴即辦”工作,羣衆獲得感得到提升,同時將把這次聽民意、解民憂活動作爲新的起點,下一步將完善辦理機制、提升辦理起點、強化主動治理、解決難點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