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古漢字)作爲一種表意文字,很多文字都可以通過結構組合去理解其所表達的意思,如題目中的“聞”,外面一個“門”裏面一個“耳”,很容易讓人到“一個人站在門外聽”的畫面,而“聞”字在古代最主要的意思也正是“聽”,即和耳朵有關的聽覺動詞,例如:“聞城鼓聲而伍後上署者斷”——《墨子·號令第七十》 “我聞吉人爲善,惟日不足”——《尚書·泰誓中》

但在今天,雖然“聞”依然具有“聽”的意思,例如“聽聞”、“見聞”、“百聞不如一見”,但多用於書面用語,且多是自古流傳而來的詞組用法,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更習慣用“聽”來表示“聽覺義”,用“聞”來表示“嗅覺義”。那麼,爲什麼古代表示聽覺的“聞”,在現代卻用來表示嗅覺了呢?既是聽覺,也是嗅覺的“聞”

事實上,在古代漢語中,“聞”字既可以表示聽覺義,也可以表示嗅覺義,但以聽覺義爲主。

表示聽覺義的:“漢王怨眛,聞其在楚,詔楚捕眛”——《史記·淮陰侯列傳》 “吾聞國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左傳·桓公二年》

表示嗅覺義的:“龔王架而自往,入其幄中,聞酒臭而還”——《呂氏春秋・權勳》 “庶羣自酒,腥聞在上”——《尚書·酒浩》

除了“聞”可以表示聽覺義外,“聽”字早在先秦時期也已出現,同樣用來表示聽覺義,但“聞”側重於結果,“聽”側重於動作。例如:“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禮記·大學》 “鄭子產晨出,過東匠之閣,聞婦人之哭,撫其御之手而聽之”——《韓非子·難三》

由於“聞”側重結果,又衍生出了聽聞,知聞等表示“知道”的意思,進而又衍生出了“聲望”、“名望”的含義。例如,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寫下的“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這裏的“聞”就表示“名望”。

文徽明《出師表》草書作品節選“聞”和“聽”的競爭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瞭解到,在先秦時期“聞”和“聽”是一對同義詞,雖然側重的對象不同,但都表達聽覺義。而具有相同語法功能的同義詞,在人們使用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競爭,在競爭中取得優勢的一方,會被人們更頻繁的使用,而處於弱勢的一方,則會被邊緣化。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桃花源記》

在唐代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聞”和“聽”處於並存的狀態,既對立又統一,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和語言的發展,“聞”在與“聽”的競爭中漸漸落於劣勢。

最開始表象在於“聽得”一詞的出現和使用,使原先側重動作的“聽”,也具備表示結果的含義。在魏晉時期的《敦煌文集》中,“聽得”和“聞得”出現的頻率大體相當,但在唐宋之後,“聽得”的使用頻率就已經超過“聞得”。進入明清之後,隨着民間小說的蓬勃發展,生活用語,民間白話開始成爲走向臺前,“聽”開始取代“聞”成爲表示聽覺義的主要用詞。例如《水滸傳》中,“聽得”共出現了220次,而“聞得”僅出現了2次。

到了現代漢語中,“聞”的聽覺義幾乎完全消失,不管是表示聽得狀態還是聽的動作,人們更習慣用“聽”和“聽到”、“聽見”來代替早已邊緣化的“聞”。“聞”和“嗅”的競爭

正如“聞”和“聽”在聽覺義上有動作和結果的區別一樣,古漢語在嗅覺義上也是如此。“聞”用在嗅覺義上,側重於結果,即“聞到氣味”的狀態,而“嗅”、“臭”側重於動作,即“聞氣味”這一動作。例如:

“王強問之,對曰:‘頃嘗言惡聞王臭(臭:氣味)’”——《韓非子•內儲說下》 “鄭袖曰:‘其似惡聞君王之臭也’”——《戰國策·卷十七楚四》

“聞”和“嗅”作爲一組同義詞,也經歷了漫長的競爭,宋元之後,“聞”成爲人們表達嗅覺義的主要詞語,而“嗅”則被邊緣化。近現代語言學家殷孟倫說到:“可以說在宋代末期,才一般用‘聞’代替‘以鼻就臭’的‘嗅’的使用,於是成爲現代漢語這一詞義的來源。”

此後,人們開始用“聞”強調動作,用“聞到”、“聞得”強調結果,而“嗅”則被邊緣化,一般不被使用。

到了現代漢語中,不管是飾面與還是口語,也不管是指感知氣味的動作還是結果,“嗅”字都不再使用,而從聽覺義中淘汰的“聞”,變次級詞義爲主要詞義,取代“嗅”成爲人們日常生活中,表示嗅覺義的主要詞語。

文學中的修辭手法對日常用語的影響

通感是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即通過形象的語言,將人的聽覺、視覺等不同感覺溝通交錯,彼此轉換,使修飾的意象更爲活潑、新奇。有些本用來表達特定感覺的詞語,被用來形容其他感覺,使人們可以用另一種感官印象來加深特定事物和情境的共鳴。

例如,“聽膩了”、“聽得津津有味”等,“膩”和“津津有味”是一種味覺狀態,卻通過通感的修辭手法,來形容聽覺,豐富了聽覺的內涵。此外,聽覺也能和嗅覺通感,例如唐山方言中在口語中經常會用到:“聽聽這是啥味兒?”、“我聽到香味了”等等。

參考資料:

論“聽”的嗅覺義.嶽鵬雪

試論“聞”的詞義演變.郝轉萍

“聞”的詞義演變.徐莉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