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經理冒用本企業品牌,生產、銷售僞劣農藥,致1.3萬畝玉米絕收!新《農藥管理條例》的實行,令各地農資的監管工作變得更加的規範、嚴格。315前後,在農業農村部正確的引導下,各地方部門針對2018年農資執法中出現的典型事件、問題進行通報曝光,使得假冒僞劣無處遁形。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也公佈了三起2018年農資打假典型案例。

記者梳理發現,這三起典型案例均爲犯罪人員假冒知名企業的產品或包裝,與地方渠道商合作,利用正規廠家在當地的影響力來坑害消費者。其中最大的一起,農藥造假案例直接造成虞城縣、永城市、睢陽區三地玉米絕收面積13160.86畝,經濟損失1262.65215萬元。

套牌生產

致使萬畝玉米受災

案件簡述:

據蔡利昌供述證實,其經營農藥生意十餘年,看到別人都賣假冒產品,就與許金商議冒用福建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名義生產假冒農藥,並許諾給許金好處和提成。

得到許金默許後到當地一家包裝設計公司,通過王某甲讓該公司按照上述廠家的內外包裝,訂做了130多套箱子,外包裝假冒有福建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名稱;與王世民聯繫後,王世民安排葉某開車帶着蔡利昌在鄭州農藥市場購買農藥原料,由王世民聯繫好博愛翔大化工廠的負責人,在王世民承包的博愛翔大化工廠加工顆粒車間進行加工生產。

期間王世民聯繫他人送來農藥填充料,包裝後將126箱假藥送到蔡利昌經銷部;這些農藥蔡利昌自己推銷至虞城、商丘市睢陽區各鄉鎮進行經銷,並通過許金銷售至永城20箱,農戶噴灑後造成了玉米大面積枯死。

河南省商丘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顯示:被告人蔡利昌系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一農藥經銷戶。2013年4、5月份,蔡利昌決定以福建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系福州某農資有限公司的股東)的名義,生產僞劣農藥。於是找到時任福州某農資有限公司業務員許金,告知假冒該公司產品生產僞劣農藥的想法,並許諾給予好處和提成。

得到許金默許後,蔡利昌便和加工農藥顆粒的王世民聯繫,由王世民派人和蔡利昌一起購買農藥原料,並在博愛縣王世民承包的翔大化工廠農藥顆粒生產車間進行加工,後在鄭州進行包裝,共生產假冒福建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產品“免丟芯”牌殺蟲劑126箱。

經覈實,福建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沒有該“免丟芯”牌殺蟲劑相關產品。該產品運至虞城縣後,蔡利昌找到許金,以每箱提成20元的條件,由許金以福建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名義將20箱“免丟芯”產品銷售給永城市經銷商鄧某。另外,蔡利昌在虞城縣、商丘市睢陽區將該產品銷售給部分鄉鎮經銷商。

據統計,永城、虞城、睢陽三地共造成玉米絕收13160.86畝,經濟損失12626521.5元。

一審被判處無期徒刑

當事人不服重新上上訴

2015年5月經河南省商丘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以生產、銷售僞劣農藥罪,分別判處蔡利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王世民有期徒刑十三年,並處罰金10萬元;許金有期徒刑七年,並處罰金1.5萬元。

不過,蔡利昌、許金、王世民三人均對上述判決表示不服認爲量刑過重,並向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後經商丘市中級人民法院重新審理,分別判處蔡利昌有期徒刑15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王世民有期徒刑10年,並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許金有期徒刑7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5萬元。

但蔡利昌仍在辯護中提出,所生產農藥中的三氟啶磺隆成份不是本人添加的,對此造成的後果不應承擔責任,量刑重。2017年3月後,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裁 定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本裁定爲終審裁定。

業務經理利用職務之便

借用公司名義銷售假冒農藥

雖然法院刑事判決告一段落,但是該案件涉及的民事糾紛一直從2013年持續到2018年11月份。

值得深思的是,該事件之所以能造成數萬畝玉米麪積受災,與案件相關人員的身份有很大關係。案發當時許金身份仍爲福建某生物公司和福州某農資公司“豫東片區銷售經理”,也正是這一身份讓他備受渠道商的信任。永城誠信公司就是他在擔任上述兩公司業務代表期間負責的一個客戶。

蔡利昌供述:“我跟許金說,我準備用你們公司的名號加工生產假農藥,許金就同意了...因爲許金是福建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豫東地區銷售工作,如果許金不同意的話,我在銷售假藥時被許金髮現了肯定要出事的”。

許金陳述稱:“鄧某某給我打電話要訂購我們公司的產品,2013年7月3日我到永城見到鄧某某,鄧某某要定我們福建生物公司的產品,由於定的貨得過一段時間能到,我就拿出來蔡利昌生產的“免丟芯”牌假藥給鄧某某看,並給鄧某某說這是我們公司的新產品,效果不錯,銷量也可以……在我介紹下,鄧某某就答應了”。

由此可見,永城誠信公司向許進打電話和當面協商時要求訂購的均是福建某生物公司生產的產品,而許金把假農藥推銷給永城誠信公司。此後,永城誠信公司將“免丟芯”假農藥銷售給了時向陽等18人,其中時向陽等16人將“免丟芯”假農藥銷售給了永城市轄區內的衆多農戶。農民在爲玉米施用該假藥後,玉米出現矮化、爛芯、枯死等症狀。

業務經理冒用本企業品牌,生產、銷售僞劣農藥,致1.3萬畝玉米絕收!

作者丨農財君

編輯丨農財君

報料丨020-83003400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網農化寶典

業務經理冒用本企業品牌,生產、銷售僞劣農藥,致1.3萬畝玉米絕收!

目前25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業務經理冒用本企業品牌,生產、銷售僞劣農藥,致1.3萬畝玉米絕收!業務經理冒用本企業品牌,生產、銷售僞劣農藥,致1.3萬畝玉米絕收!業務經理冒用本企業品牌,生產、銷售僞劣農藥,致1.3萬畝玉米絕收!業務經理冒用本企業品牌,生產、銷售僞劣農藥,致1.3萬畝玉米絕收!業務經理冒用本企業品牌,生產、銷售僞劣農藥,致1.3萬畝玉米絕收!業務經理冒用本企業品牌,生產、銷售僞劣農藥,致1.3萬畝玉米絕收!業務經理冒用本企業品牌,生產、銷售僞劣農藥,致1.3萬畝玉米絕收!業務經理冒用本企業品牌,生產、銷售僞劣農藥,致1.3萬畝玉米絕收!業務經理冒用本企業品牌,生產、銷售僞劣農藥,致1.3萬畝玉米絕收!業務經理冒用本企業品牌,生產、銷售僞劣農藥,致1.3萬畝玉米絕收!業務經理冒用本企業品牌,生產、銷售僞劣農藥,致1.3萬畝玉米絕收!業務經理冒用本企業品牌,生產、銷售僞劣農藥,致1.3萬畝玉米絕收!業務經理冒用本企業品牌,生產、銷售僞劣農藥,致1.3萬畝玉米絕收!業務經理冒用本企業品牌,生產、銷售僞劣農藥,致1.3萬畝玉米絕收!業務經理冒用本企業品牌,生產、銷售僞劣農藥,致1.3萬畝玉米絕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