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也常有家长问过我类似的问题,当孩子出现说话晚的情况时,家里的老人和身边的朋友都会以“贵人语迟”来安慰家长,那么贵人语迟真的有科学依据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贵人语迟”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同样的还有智商高的孩子说话晚,这些都是没有医学依据的。对于“贵人语迟”这一词出自于《论语》中,指的是有涵养、有思想的人,与人交流时不多话、不抢话、有礼貌等含义,并非指的是说话晚的孩子就是贵人,而且每个儿童的生长发育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孩子说话早晚也不尽相同。影响孩子说话早晚大致有以下这些因素:遗传因素、智力因素、听力障碍、构音器官疾病、语言环境不良、父母引导方式错误等因素。

孩子是否说话晚,家长可以参考以下语言发育标准表

6个月的宝宝:已能模仿单音节的声音;7个月的宝宝:单音节继续发肓,并出现双音节;8个月宝宝:发音中前后辅音发展快,无规则的“说话”达高潮;9个月的宝宝:能继续模仿声音,并出现模仿语言,有时说出令人难懂的话;10个月的宝宝:能模仿说出“爸爸”、“妈妈”;11个月的宝宝:能自己说出个别有意义的字或词;12个月的宝宝:双元音继续发展,能说出简单的词和重复的字;16 — 24个月的宝宝:发音进一步准确,开始运用字的组合,约25%的语言能使人听懂;24 — 30个月的宝宝:已掌握90%的元音和双元音,约60%语言能使人听懂;30 — 36个月的宝宝:能掌握所有的元音和双元音,约75%的语言可使人听懂。

宝宝3岁前语言发育早期的红灯警告 :

宝宝6个月:对声音没反应,不笑也不尖叫;

宝宝9个月时:极少或不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不表现出高兴或生气;

宝宝12个月时:不会用手指东西,不会用手势,如挥手或摇头;

宝宝15个月时:还不会开口说第一个字,不会叫爸爸妈妈,对“再见”或“不”也没反应;

宝宝18个月时:不能运用至少6-10个单字来说话,听不清楚或不能分辨不同的声音;

宝宝20个月时:还不能明白简单的指令;

宝宝24个月时:词汇量少于50个单字,对社交没有兴趣,对别人爱答不理;

宝宝36个月时:不熟悉的人很难听明白孩子的话,不会用简单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需求。

家长们要注意:宝宝2-6岁是语言表达能力的黄金期,也是关键期,如果家长在发现孩子两岁仍不能说话就要引起重视,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查明原因,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如舌系带过短,做个舌系带手术就可以了。

因此,如果宝妈发现自己的宝宝有类似异常的情况,尽早去医院进行语言发育的相关检查与咨询哦!请不要再相信“贵人语迟”了,因为这很有可能会延误了宝宝最佳诊疗时机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