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是共享单车的大年,以“免费骑行(补贴骑行)+大密度车辆投放”来“占领市场、培养用户习惯”的互联网模式大行其道,无论是融资进展、市场动作还是行业并购都保持着相当高的曝光度,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也将市场炒的火热。以摩拜被美团收购为标志,共享单车头部企业“独自寻求盈利”的探索宣告终止。

大幅涨价的共享单车,你还会骑吗?

4月8日,哈啰单车宣布涨价:自4月15日起,将在北京地区实行新的计费规则——1元能骑行的时间从半小时缩短到15分钟,相当于骑行费用从2元/每小时涨至4元/每小时,价格翻了一倍。

在这之前,小蓝单车已经调价:3月21日起,起步价从“每小时1元”,改为“1元包含15分钟,超出后每15分钟0.5元”,这样算下来,新规则下骑行1小时需花费2.5元,比原来多整整1.5元;摩拜在3月29日宣布了与小蓝单车相同的计价规则,也已经从本月8号开始施行。

头部企业,目前只有ofo暂时没有调价。共享单车企业的先后涨价,并不令人人意外。究其原因,是高补贴骑行的模式不可持续

2017年是共享单车的大年,以“免费骑行(补贴骑行)+大密度车辆投放”来“占领市场、培养用户习惯”的互联网模式大行其道,无论是融资进展、市场动作还是行业并购都保持着相当高的曝光度,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也将市场炒的火热。

到了下半年,随着押金监管、停放划区以及其他监管政策的收紧,无限制的投放得到抑制,部分投资人开始“吹风”倒逼并购实现盈利,市场逐渐降温;2018年,单车企业倒闭、并购的新闻越来越多,大部分竞争者出局,头部企业开始向巨头靠拢。

大幅涨价的共享单车,你还会骑吗?

以摩拜被美团收购为标志,共享单车头部企业“独自寻求盈利”的探索宣告终止。而ofo的退押金大戏,则给共享单车的狂奔划上了休止符。

从结果来看,补贴培养用户的逻辑走不通,用户基本是“哪家便宜就骑哪家”;而占领头部地位跑马圈地再赢得“定价权”,也随着战争的旷日持久和与巨头间的复杂关系变得遥遥无期;打着“共享”旗号进行分时租赁,却被市场证明单车实在不是一门“高频刚需”。

大幅涨价的共享单车,你还会骑吗?

目前,背靠巨头的共享单车企业基本以服务巨头的战略为先导,然后才考虑自身盈利;而独自奋斗的,则通过广告、数据合作等形式寻找盈利点。

对用户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骑单车要花更多的钱。

相比于免费,收费已经是涨价。而此次头部企业的调价,以小时计算涨幅普遍都超过100%。在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普通用户是否选择共享单车、选择哪一家都有待观察。

大幅涨价的共享单车,你还会骑吗?

别忘了,自己购买单车也是一个选择,而不少城市的市政单车也很方便,更别说公共交通系统、汽车以及新型通勤工具。

各位铜粉,涨价后你们还会骑共享单车吗?你会选择哪一家?欢迎留言与我们交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