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来,许世友的老家在大别山腹地,那里生产树木,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时候,家乡需要修路,但是原始丛林阻挡了去路,需要钱来维修,而当时部队还需要木材,于是许世友就做起了“牵线红娘”,派出一个工兵团,首先修起了公路,运出了部队伐下的100亩红松,这样就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1976年,许世友过七十大寿的时候,他的儿子们都专程来到广州为许世友祝寿,当时许世友非常高兴,过完生日之后,许世友的儿子要回到老家,这时候许世友却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要求,他嘱托儿子,老家的红松一定要买两棵。

1973年,开国大将许世友被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这一调岗,许世友就在广州生活了六年。而在广州,许世友将军也留下了许多令人钦佩的事情。

七十岁大寿许世友啥都不要,就命亲儿子造口棺材,称战死就用!

许世友将军到了广州之后,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开始阅读《红楼梦》、《天体运行论》等书籍,话说这在以前,对于许世友这个“大老粗”来说,是绝对不会做的。但是,到了广州之后,许世友将阅读书籍看做了是毛主席下达的任务,于是经常带领着其他工作人员一起看书。

在广州的很长一段时间,许世友都减少了散步和打猎的时间,反而是选择静下心来在屋子里读书,由于眼神儿不太好,许世友就左手拿着放大镜,右手握着红蓝铅笔,边看边记。把书中精彩的诗词背下来之后,许世友还不忘到战友面前“卖弄”一番。

当然,看着一段时间的书之后,许世友的文学水平也是大大提升, 甚至还能做起诗来。1976年春天,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中,对“四人帮”不屑一顾的许世友写了《莫猖狂》一诗。矛头直指江青反党集团,形象地把三落三起的邓小平比喻成诸葛亮,表示了坚决要保护邓小平的决心。

七十岁大寿许世友啥都不要,就命亲儿子造口棺材,称战死就用!

1976年,许世友过七十大寿的时候,他的儿子们都专程来到广州为许世友祝寿,当时许世友非常高兴,过完生日之后,许世友的儿子要回到老家,这时候许世友却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要求,他嘱托儿子,老家的红松一定要买两棵。

原来,许世友的老家在大别山腹地,那里生产树木,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时候,家乡需要修路,但是原始丛林阻挡了去路,需要钱来维修,而当时部队还需要木材,于是许世友就做起了“牵线红娘”,派出一个工兵团,首先修起了公路,运出了部队伐下的100亩红松,这样就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七十岁大寿许世友啥都不要,就命亲儿子造口棺材,称战死就用!

但是,话说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许世友还惦记着家乡的红松呢?

带着父亲的嘱托,许世友的儿子许光在得到父亲寄来的钱之后,回到老家开始置办任务。制作完之后,令所有人大吃一惊,原来许世友是想要红松来制作自己的棺材。制作完棺材之后,许光写信告诉父亲这一消息,许世友看见之后非常高兴,并回信说道:等他打完了对越自卫反击这一仗,只要不死就回来。若是战死了就用这口棺材,不需要再验收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许世友就回到老家安家。

但是,一直到去世,许世友都没有见过这口自己心心念念的棺材,这也成为了许世友一生的遗憾。

更多精彩推荐,继续关注神话大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