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许多准备转专业的同学提前选课,教务处副处长周向峰表示,虽然从选课规则上来说不能予以限制,但对于提前选课、尤其是完全抛弃原培养方案的选课方式“不太鼓励”:“必要时可以旁听或者选一两门,但要是完全按对方培养方案来,万一转专业失败,要付出的成本还是太高了。周向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学校的转专业制度会随各方面需求不断改进,目前对成功转专业的次数作出限制,也是对学生呼声、学科建设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

2019年3月20号,复旦大学教务处发布了《关于启动2019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4月2日上午11点,转专业报名截止;4月17日,转专业录取名单发布。

统计显示,今年共有566名同学提交转专业申请,经各院系自主考核,353名同学如愿转到了心仪的专业。

记者| 陈舒敏 金希文 杭江南 俞靖昊 廖子恒 李彤

| 李彤

编辑| 沈新湜

内外助推,做出决定

我转专业纯粹是对高考遗憾的补救。”去年转入17级数院的王艺(化名)说,“我高中就是搞数学竞赛的,一直想学数学。”

类似的情形并不少见,许多人早就有了心仪的专业,受高考成绩和志愿填报等因素的影响没能如愿,转专业给了他们实现理想的机会。

今年最终转入人数较多的专业,其中管理学类以录取42人为第一热门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以录取32人紧随其后,数学类以录取30人位居第三。

除了对兴趣与规划的考虑,对原专业的体会也是一部分同学选择转出的重要“推力”。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没有一个专业能适合所有人或被所有人喜欢,总有人如鱼得水,亦有人如芒在背。

去年成功从17级法学平转到社会工作系的李汐(化名)在原专业的学习中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很难说清那种感觉,法学对我来说好像就是缺少吸引力。如果一直学下去会辜负自己。”

今年最终转出人数较多的专业,自然科学试验班、技术科学试验班和预防医学三大专业为转出人数前三甲。

促使同学们勇敢“转航”的因素除了内部的自我考量之外,还有来自教务处和院系的外部支持。比如,教务处举办的转专业集中咨询活动为同学们搭建了答疑解惑的平台;数院设置的“数学分析原理”课程、高等代数免听考试等有利于转专业同学(尤其是平转生)节约时间成本、尽快跟上进度;管院每年会组织 orientation,并有专门老师对转专业同学进行指导,对同学们尽快适应新环境颇有助益。

“院系表示欢迎的举措让我觉得转入之后的生活有了某种依靠,很温暖。”去年从自科转到管院的张良(化名)如是说。

提前选课的风险权衡

下定决心转专业后,有一部分同学会提前修读心仪专业的相关课程,甚至有部分同学会直接放弃本专业课程,完全按照目标专业的培养计划修读。提前修读无疑有利于了解目标专业,为转入后的学习提供便利,但这样的决定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

今年从18级自然科学试验班转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李力(化名),从一开始就是按照中文的培养方案选课的。这样的选择并非没有麻烦:因为选课限制,他只能在第三轮选课,这时很多“好课”已经没有了余量。

“(之所以这样做)大概是因为不想给自己留退路吧。不想学自己不喜欢的。我觉得我目标很明确,至少在现在想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解释道。

去年从17级自然科学试验班平转进数学科学学院的王杰(化名)也采取了类似的路径。“全选了数院的课,连分流要求的课都没有上,就是要赌一把。”考虑到转入数院的难度和竞争压力,许多朋友都劝他不要冒这么大的险,而他“犹豫过,但最终还是赌了”。好在他的勇气和付出没有被辜负,在这条艰险的道路上,他是成功突围的胜利者。

今年的转专业类型分布,平转的人数最多,为206人,占总录取人数的58.4%

对于许多准备转专业的同学提前选课,教务处副处长周向峰表示,虽然从选课规则上来说不能予以限制,但对于提前选课、尤其是完全抛弃原培养方案的选课方式“不太鼓励”:“必要时可以旁听或者选一两门,但要是完全按对方培养方案来,万一转专业失败,要付出的成本还是太高了。大学的时光很宝贵,我们更希望同学们先在自己的轨道上取得好的学习表现。”实际上,学校给予转专业成功的学生期中免费退课的机会以及选择平转和降转的自由,已经给大家留出了不少空间。

制度探讨限制太多还是太少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去”——转专业也存在“围城效应”,转入之后的生活未必就能一如设想。然而,根据规定,“已有过获准转入某专业记录的学生,以及其他有过转专业记录者”不可以再次申请转专业;“申请转专业的学生一旦被录取并上网公布后,学校不再接受学生退回原专业或原大类的申请”。

换言之,成功转专业的机会只有一次。这个选择最后是令人满意还是懊恼,总是一个未知数,但不管后悔与否,“开弓没有回头箭”。

面对这样的问题,申请转到法学的苏圆圆(化名)表示:“我对自己的了解是,自己做的选择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都会更有动力坚持下去,我认为自己已经考虑到几乎所有让自己失望的点,并且能够掌控所有失望,那么正常来说不会有太多超过自己预期的事情。”

事实上,要求更多转专业机会的意愿并不强烈。“对于是否应该拥有两次转专业机会,从个人角度的话我希望有的。但是从大局考虑的话,那样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申请从历史系转入中文系的吴梦(化名)认为,限制只能成功转一次专业是有道理的。

周向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学校的转专业制度会随各方面需求不断改进,目前对成功转专业的次数作出限制,也是对学生呼声、学科建设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即使给同学们第二次成功转专业的机会,也未必就能让他们不后悔。这时候,他们要承担的风险更大、成本更高,即便对于转入后的生活不够满意,再转一次也未必就是好的选择。

除了对学生录取身份和成功转专业次数作出限制外,学校层面并未设置转专业门槛,而是将选拔形式、考核内容等方面的决定权交给了院系。

相比去年,今年不少院系的转专业考核方案中都增加或细化了对于绩点的要求,如国务学院、法学院将绩点占转专业成绩的比重调整到了50%。经济学院素来坚持转专业高门槛,今年还是规定“申请转专业学生在校成绩排名必须在其所在大类或专业的前20%”。

今年部分专业的转专业录取率。临床医学(五年制)以36.36%的录取率为各专业最低,数学类和临床医学(五年制)(儿科学方向)的录取率均不及50%

对于绩点限制,同学们的观点不一。“毕竟转哪里都是绩点高一点成功率更高一些”,德语系的庄同(化名)觉得自己绩点不太够,对考核中原专业的绩点靠前的要求一直无法理解,“毕竟很多转专业的理由就是对原本专业没有兴趣或者学不好才想要学习另外的专业吧。

想转到经济学系的孙筱涵(化名)也因为绩点不够而不能申请,但她认为专业门槛设置还是有必要的:“毕竟绩点、数学水平,都可以检验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以及是否与专业的需求相契合。

绩点被当作衡量学习能力的指标无甚争议,这里的矛盾在于,对于转专业的同学来说,他们当前的绩点恰恰来自于他们试图离开的那个领域。“这当中隐含着悖论,成绩好的同学必然不是学不下去的,他们可能是转专业最容易的,但也同时可能是转专业需求较弱的。相反,有些同学因为不适合原专业而学不好,他们却出不去,这就形成了最有需求的人反而无法往外走的局面。”

“去年转专业报名人数有一个明显增长,目前院系的要求会比以前多一点,包括将绩点计入考核,是院系自主的规定,如有必要,学校也会考虑和他们再沟通,以避免大家都’搞贸易战’‘设高壁垒’。”周向峰如是说。

转航前路:学科设置的多元探索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学科设置的调整和转型,对于很多人来说,转专业不再是他们追求自身兴趣爱好、打造最优职业道路的唯一选择。

中文系毕业的陈敏(化名)后来选择了在哲学系读研究生。在她看来,灵活的学科设置有利于满足多元化的自我发展需求:“我当年纠结了很久要不要转专业,我读的是文学,但最感兴趣的文艺理论是扎根于哲学的,如果有交叉学科的设置就好了。”

新闻学院的周向(化名)选择了经济作为自己的小方向,他表示:“上了很多经济学院的课,在学位证书上却不会体现,我是真的既想学经济又想读新闻,犹豫来犹豫去还是没有转专业。”

申请转出人数前十的专业

许多同学在渴望走入另一个领域的同时,对原专业也“心存眷恋”,虽然现在有修读二专的选项,但出于精力、质量和认可度的考虑还是举棋不定。不过,在大类招生、学科交叉成为风潮的今天,“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有了越来越多的方式。

复旦大学《2018年本科教育培养方案》中,“2+X”已在哲学学院等多个院系试运行。“2+X”注重学科交叉,简单来说,同样是完成150左右学分的本科毕业要求,同学们可以在本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规划选择专业进阶、跨学科发展、创新创业等发展路径。

“2+X”破除了二专因成绩单独计算而产生的“防火墙”效应,为同学们的发展提供了多元方向,多学科兼得、个性化发展的梦想,有了更多的实现可能性。

微信编辑 | 陈舒敏

制图 | 沈新湜

本文数据来源于教务处网站

复旦人周报创刊20周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