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造了个两层小楼做咖啡馆。建起一个小院做设计工作室,。

NO.1 | 壹

重庆渝北的一片工业园,

一侧是并不繁忙的道路和轻轨,

另一侧是望不到边的林子和草地,

在重庆这座建筑密度极为饱和的城市,

实属是难得的一片“净地”。

有一座咖啡馆藏身其中,

这是一座两层的小楼,

山城的地势高低错落,

房子的二层和道路相接,

周围由篱笆和绿植带围出了一个小院。

为那些想要片刻逃离城市的人们,

留一处可以小坐的院子,

离尘,不离城。

小院的主人是“何大爷”,

同事们觉得他穿着打扮比较粗糙,

因此叫他“何大爷”

他在厦门长大,

在重庆娶妻生子,现在定居在这里。

喜欢旅行的他,最喜欢西部的辽阔、狂野,

西藏,川西、西藏去过了无数次。

远离了城市,直面着大自然,

“何大爷”发现人越来越渺小,

心灵却越来越宽广。

在那些沉下心的时间里他找到了自己。

他愈来愈意识到,

离开城市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何不在城市里找到一处“远离城市”的地方,

一个可以独自思考或完全放空的所在呢。

建个院子的念头在他脑海里愈发清晰了。

于是他在重庆渝北的一片园林用地里,

建起一个小院做设计工作室,

有选择性地接少量项目,

倒像是过上了隐居生活。

如今,又在离工作室200米远的地方,

改造了个两层小楼做咖啡馆。

NO.2 | 贰

妻子茜茜想有个自己的咖啡馆,

正好也能做朋友聚会之用。

“我没有担心过将来生意好不好的问题,

本来做咖啡馆也不是为了赚钱。”

偏僻的位置不但没有造成困扰,

反倒正合了他“离城不离城”的初衷,

院子做成心目中的样子。

脑袋里想到什么做什么。

院子零散地摆放着几方桌椅,

余下区域留给了绿植,绿萝、吊兰、红掌……

NO.3 | 叁

木栅栏和锈迹的铁门,

泛着时间的旧,

让小院多了几分讲故事的气质,

在匆忙城市中,遗世独立。

走进室内,

第一眼便一个从屋顶悬挂下来烟囱吸引,

做设计的时候,

“何大爷”总想起旅行途中,

围坐在牧民家的火坑旁的情景,

于是就做了这样一个烟囱。

它并不只是一个摆设。

“重庆的冬天是冰冷冰冷的,

到时这方燃烧的火坑会是空间里最温暖的地方。”

整个空间并没有刻意的区域划分,

仅用几面书架作为隔断或者干脆不做,

特意留出给人安静阅读的地方,

也期待着人们在镂空的书架之间发现惊喜。

从地板、桌椅、吧台、书架……

到屋顶的选材全部用了木头,

温润的触感和真实的肌理带给人大自然的感觉。

用落地窗取代了空间的三面的墙,

向外的视野极为开阔,

整个咖啡馆像极了一个打开的盒子。

坐在窗户边,抬头就能看到广袤的天空,

望出去则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生态园林,

“满眼都是绿色,你看不到任何一栋建筑。”

坐在这里喝茶啊,咖啡啊,

亦或是饮酒,都让人内心安静下来。

NO.4 | 肆

窗外就是一片树林,

茂盛的树冠刚好靠近窗边,

光影投射进来,像极了点点星辰,

在这里最适合的事就是——发呆。

任阳光铺满全身、听风吹动树叶,

思绪陷入柔软的回忆中。

恰好有夕照藏也在院落之中,

远山将逝不逝,晚霞歇在半空。

院子里头懒洋洋一坐,等天光等落日,

等安安静静的院子燃起炉火。

等到夜幕降临,小院各处巧妙的灯光亮起,

小院就如同一条河,分隔繁杂也分隔现实,

留在院中,便什么也不想做,

河流蜿蜒梦幻,内心满足又空荡。

但只要坐在这院子,

管他什么音乐,管他什么饮品,

都值当的有趣。

眼前所见的,耳能听闻的,

不再是逼仄的城市,

不再是徒劳的生活,

不再是须臾的一生。

如果无法逃离城市,

在被紧张忙碌扼制住脉搏时,

不妨小院小坐片刻,

然后重新启程,回到滚滚红尘中。

(来源:我在郊区有个院儿,仅限于非商业性信息传递之用。如有侵犯您正当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删除,并致以歉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