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造了個兩層小樓做咖啡館。建起一個小院做設計工作室,。

NO.1 | 壹

重慶渝北的一片工業園,

一側是並不繁忙的道路和輕軌,

另一側是望不到邊的林子和草地,

在重慶這座建築密度極爲飽和的城市,

實屬是難得的一片“淨地”。

有一座咖啡館藏身其中,

這是一座兩層的小樓,

山城的地勢高低錯落,

房子的二層和道路相接,

周圍由籬笆和綠植帶圍出了一個小院。

爲那些想要片刻逃離城市的人們,

留一處可以小坐的院子,

離塵,不離城。

小院的主人是“何大爺”,

同事們覺得他穿着打扮比較粗糙,

因此叫他“何大爺”

他在廈門長大,

在重慶娶妻生子,現在定居在這裏。

喜歡旅行的他,最喜歡西部的遼闊、狂野,

西藏,川西、西藏去過了無數次。

遠離了城市,直面着大自然,

“何大爺”發現人越來越渺小,

心靈卻越來越寬廣。

在那些沉下心的時間裏他找到了自己。

他愈來愈意識到,

離開城市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何不在城市裏找到一處“遠離城市”的地方,

一個可以獨自思考或完全放空的所在呢。

建個院子的念頭在他腦海裏愈發清晰了。

於是他在重慶渝北的一片園林用地裏,

建起一個小院做設計工作室,

有選擇性地接少量項目,

倒像是過上了隱居生活。

如今,又在離工作室200米遠的地方,

改造了個兩層小樓做咖啡館。

NO.2 | 貳

妻子茜茜想有個自己的咖啡館,

正好也能做朋友聚會之用。

“我沒有擔心過將來生意好不好的問題,

本來做咖啡館也不是爲了賺錢。”

偏僻的位置不但沒有造成困擾,

反倒正合了他“離城不離城”的初衷,

院子做成心目中的樣子。

腦袋裏想到什麼做什麼。

院子零散地擺放着幾方桌椅,

餘下區域留給了綠植,綠蘿、吊蘭、紅掌……

NO.3 | 叄

木柵欄和鏽跡的鐵門,

泛着時間的舊,

讓小院多了幾分講故事的氣質,

在匆忙城市中,遺世獨立。

走進室內,

第一眼便一個從屋頂懸掛下來煙囪吸引,

做設計的時候,

“何大爺”總想起旅行途中,

圍坐在牧民家的火坑旁的情景,

於是就做了這樣一個煙囪。

它並不只是一個擺設。

“重慶的冬天是冰冷冰冷的,

到時這方燃燒的火坑會是空間裏最溫暖的地方。”

整個空間並沒有刻意的區域劃分,

僅用幾面書架作爲隔斷或者乾脆不做,

特意留出給人安靜閱讀的地方,

也期待着人們在鏤空的書架之間發現驚喜。

從地板、桌椅、吧檯、書架……

到屋頂的選材全部用了木頭,

溫潤的觸感和真實的肌理帶給人大自然的感覺。

用落地窗取代了空間的三面的牆,

向外的視野極爲開闊,

整個咖啡館像極了一個打開的盒子。

坐在窗戶邊,抬頭就能看到廣袤的天空,

望出去則是一片鬱鬱蔥蔥的生態園林,

“滿眼都是綠色,你看不到任何一棟建築。”

坐在這裏喝茶啊,咖啡啊,

亦或是飲酒,都讓人內心安靜下來。

NO.4 | 肆

窗外就是一片樹林,

茂盛的樹冠剛好靠近窗邊,

光影投射進來,像極了點點星辰,

在這裏最適合的事就是——發呆。

任陽光鋪滿全身、聽風吹動樹葉,

思緒陷入柔軟的回憶中。

恰好有夕照藏也在院落之中,

遠山將逝不逝,晚霞歇在半空。

院子裏頭懶洋洋一坐,等天光等落日,

等安安靜靜的院子燃起爐火。

等到夜幕降臨,小院各處巧妙的燈光亮起,

小院就如同一條河,分隔繁雜也分隔現實,

留在院中,便什麼也不想做,

河流蜿蜒夢幻,內心滿足又空蕩。

但只要坐在這院子,

管他什麼音樂,管他什麼飲品,

都值當的有趣。

眼前所見的,耳能聽聞的,

不再是逼仄的城市,

不再是徒勞的生活,

不再是須臾的一生。

如果無法逃離城市,

在被緊張忙碌扼制住脈搏時,

不妨小院小坐片刻,

然後重新啓程,回到滾滾紅塵中。

(來源:我在郊區有個院兒,僅限於非商業性信息傳遞之用。如有侵犯您正當權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最短時間內刪除,並致以歉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