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朱蕴山作为安徽国民党左派的领导人,他衷心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继续从事革命活动。但是,朱蕴山从没有停止过革命活动,仍追随民主革命的潮流,抗战时期,他领导安徽省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积极投身抗战运动,在皖西大别山地区参加抗日第一线的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朱蕴山,1887年阴历9月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一个名叫嵩寮崖的美丽小山村。5岁入私塾,幼年开始广读《诗经》、《论语》、《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经典,熟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著,他18岁时在州试中高中第一名秀才。1906年,19岁的朱蕴山考入由著名革命家徐锡麟主持的安徽巡警学堂,后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由此,朱蕴山踏上反清革命道路,曾参与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事件。

朱蕴山当过全国政协副主席、人大副委员长,被称为中共全天候朋友

1911 年武昌起义胜利后,朱蕴山回六安、霍山、舒城一带宣传革命,招募、组织青年军,这是当时保卫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一支生力军。反对袁世凯运动之时,为了掩护同志,朱蕴山被捕入狱,直到袁世凯去世他才重获自由。

1917年2 月,朱蕴山秘密来到芜湖,参加当地的新文化运动。1919年,北京爆发“五四”运动的消息传来后,朱蕴山等人当即组织学生于5 月7 日走上街头,示威游行,抵制日货,声援北京的学生运动。

朱蕴山当过全国政协副主席、人大副委员长,被称为中共全天候朋友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朱蕴山作为安徽国民党左派的领导人,他衷心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26年1 月朱蕴山以中央特邀代表身份在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期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四一二”以后,朱蕴山不顾通缉和追捕毅然来到南昌,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南昌起义,并被选为革命委员会委员。起义受挫后,他对革命前途充满忧虑,特别是张国焘在苏区搞肃反扩大化,迫使他痛苦地脱离了共产党。

朱蕴山当过全国政协副主席、人大副委员长,被称为中共全天候朋友

但是,朱蕴山从没有停止过革命活动,仍追随民主革命的潮流,抗战时期,他领导安徽省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积极投身抗战运动,在皖西大别山地区参加抗日第一线的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朱蕴山于1946年6 月出川飞抵南京,不久又到上海,与李济深等人积极进行筹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工作。他支持邓演达主张中国不需要第三党,要么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共产党,要么是忠于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国民党。蒋介石裹胁的那一批人不能代表国民党,他是中山先生的叛徒,应该清除。邓先生被捕后,他极力营救。邓先生被难后,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上层分裂,朱蕴老因反对搞第三条路线而离开,即与李济深、徐谦及十九路军的高层搞联合反蒋工作。后来在香港发起组织了民革。

朱蕴山当过全国政协副主席、人大副委员长,被称为中共全天候朋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历任各届全国人大会常委、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第二至五届政协常委、第二至四届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兼组织部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第五届民革中央主席等职。在文革十年,他不畏权势,他总是勉励自己要相信党,坚信乌云遮不住太阳。他以诗表达爱与憎,他的革命气节犹如傲霜松柏,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1976年10月22目,朱蕴山得知“四人帮”倒台,欣喜作下《浪淘沙·写愤》词一首。

朱蕴山当过全国政协副主席、人大副委员长,被称为中共全天候朋友

94年的人生轨迹,75年的革命实践证明,他是与时俱进、矢志不逾的革命家,反帝反封建、追求民主的政治家,追随中共、反蒋独裁的社会活动家,孙中山三大政策的忠实信徒,中国共产党的全天候朋友。为中国革命作出一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