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朱蘊山作爲安徽國民黨左派的領導人,他衷心擁護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與中國共產黨真誠合作,繼續從事革命活動。但是,朱蘊山從沒有停止過革命活動,仍追隨民主革命的潮流,抗戰時期,他領導安徽省抗日民衆總動員委員會,積極投身抗戰運動,在皖西大別山地區參加抗日第一線的鬥爭,作出了重要貢獻。

朱蘊山,1887年陰曆9月出生於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一個名叫嵩寮崖的美麗小山村。5歲入私塾,幼年開始廣讀《詩經》、《論語》、《春秋》、《左傳》、《資治通鑑》等經典,熟讀《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名著,他18歲時在州試中高中第一名秀才。1906年,19歲的朱蘊山考入由著名革命家徐錫麟主持的安徽巡警學堂,後經徐錫麟介紹加入光復會。由此,朱蘊山踏上反清革命道路,曾參與徐錫麟刺殺安徽巡撫恩銘事件。

朱蘊山當過全國政協副主席、人大副委員長,被稱爲中共全天候朋友

1911 年武昌起義勝利後,朱蘊山回六安、霍山、舒城一帶宣傳革命,招募、組織青年軍,這是當時保衛辛亥革命勝利果實的一支生力軍。反對袁世凱運動之時,爲了掩護同志,朱蘊山被捕入獄,直到袁世凱去世他才重獲自由。

1917年2 月,朱蘊山祕密來到蕪湖,參加當地的新文化運動。1919年,北京爆發“五四”運動的消息傳來後,朱蘊山等人當即組織學生於5 月7 日走上街頭,示威遊行,抵制日貨,聲援北京的學生運動。

朱蘊山當過全國政協副主席、人大副委員長,被稱爲中共全天候朋友

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朱蘊山作爲安徽國民黨左派的領導人,他衷心擁護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與中國共產黨真誠合作,繼續從事革命活動。1926年1 月朱蘊山以中央特邀代表身份在廣州出席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此期間,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四一二”以後,朱蘊山不顧通緝和追捕毅然來到南昌,參加了舉世聞名的南昌起義,並被選爲革命委員會委員。起義受挫後,他對革命前途充滿憂慮,特別是張國燾在蘇區搞肅反擴大化,迫使他痛苦地脫離了共產黨。

朱蘊山當過全國政協副主席、人大副委員長,被稱爲中共全天候朋友

但是,朱蘊山從沒有停止過革命活動,仍追隨民主革命的潮流,抗戰時期,他領導安徽省抗日民衆總動員委員會,積極投身抗戰運動,在皖西大別山地區參加抗日第一線的鬥爭,作出了重要貢獻。

抗日戰爭勝利後,朱蘊山於1946年6 月出川飛抵南京,不久又到上海,與李濟深等人積極進行籌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的工作。他支持鄧演達主張中國不需要第三黨,要麼是適合中國國情的共產黨,要麼是忠於孫中山新三民主義的國民黨。蔣介石裹脅的那一批人不能代表國民黨,他是中山先生的叛徒,應該清除。鄧先生被捕後,他極力營救。鄧先生被難後,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上層分裂,朱蘊老因反對搞第三條路線而離開,即與李濟深、徐謙及十九路軍的高層搞聯合反蔣工作。後來在香港發起組織了民革。

朱蘊山當過全國政協副主席、人大副委員長,被稱爲中共全天候朋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他歷任各屆全國人大會常委、政務院人民監察委員會委員、第二至五屆政協常委、第二至四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兼組織部長,第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五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第五屆民革中央主席等職。在文革十年,他不畏權勢,他總是勉勵自己要相信黨,堅信烏雲遮不住太陽。他以詩表達愛與憎,他的革命氣節猶如傲霜松柏,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 1976年10月22目,朱蘊山得知“四人幫”倒臺,欣喜作下《浪淘沙·寫憤》詞一首。

朱蘊山當過全國政協副主席、人大副委員長,被稱爲中共全天候朋友

94年的人生軌跡,75年的革命實踐證明,他是與時俱進、矢志不逾的革命家,反帝反封建、追求民主的政治家,追隨中共、反蔣獨裁的社會活動家,孫中山三大政策的忠實信徒,中國共產黨的全天候朋友。爲中國革命作出一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