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皇位是通过玄武门之变,逼迫父亲、残杀兄弟、屠灭侄子得来的,这一切是他早有预谋还是被逼无奈呢?我认为他是早有预谋,虽然贞观年间历史被李世民授意而篡改,但留下的蛛丝马迹足以说明这一点。

李世民剧照

据《旧唐书》记载,武德四年(621)李世民讨伐王世充期间,他曾与房玄龄微服拜访了名叫王远知的道士。王远知当时已经113岁,他是一个传奇,是南梁著名的“山中宰相”陶弘景的弟子,与众多王公贵族都有渊源,其修炼的上清道法,名扬天下。而李世民与房玄龄拜访他决不是谈玄说道。

史书记载,王远知一眼就认出了素未谋面的秦王李世民,并说:“殿下将成为太平天子,请珍重。”这个答案揭示了李世民的动机,拜访这样的高人除了前程命运还能问什么呢!

在李世民与李建成斗争中,李建成剪除李世民的羽翼,将杜如晦外调地方,房玄龄坐不住了,对李世民说:“谁走了都不可惜,但杜如晦王佐之才,如果殿下甘心当个守藩王爷就罢了,如果志在四方,非此人莫属。”世民说:“多亏您相告,如不然将失去人才!”房玄龄的话又一次泄露了天机。因为李世民不想做守藩王爷,向李渊求情将这个王佐之才留了下来。

李世民剧照

种种迹象表明,李世民夺取皇位的野心由来已久。那么他做了哪些准备呢?我认为有如下四点:第一、争取战功

在大唐统一天下的战争中,李世民是名副其实的主角,隋末群雄中,实力凶残的主力,如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都是李世民消灭的,而这些大都是李世民主动争取的。

因为武德初年,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相比,优势并不明显,在晋阳起兵到攻克长安的过程中,李建成的战功比李世民要大,如击败宋老生,是李建成与李世民一起出的主意;把守潼关、击败屈突通也是在建成指挥下胜利的;攻击长安,率先破城的是李建成的部下。

所以,李世民必须积极争取出征,寄希望于通过战功使其影响力盖过太子李建成,从而动摇父亲立储的决定。

李建成剧照

第二、发展势力

在东征西讨过程中,李世民很注重培养个人的羽翼,发展自身势力。主要表现在收罗人才与收买人心上。

文人方面,主要收罗了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于志宁等人,成立文学馆,称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为李世民从舆论与道义上呐喊助威。

武将方面,收罗了屈突通、尉迟敬德、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侯君集等很多死心塌地忠诚于他的大将。

在朝廷中,拉拢了萧瑀、陈叔达等李渊身边的大臣。

这些人逐渐形成了以李世民为首的一个利益集团,在朝廷内与军队中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影响李渊改变储君。

李世民剧照

第三、将东都洛阳打造成后方

在李世民与李建成水火不容时,李世民想到了自己的退路,将屈突通安排到洛阳,并安排心腹张亮到洛阳结纳山东豪杰,以备变局。结果被李元吉告发,将张亮逮捕,严刑拷问,多亏张亮嘴严,没有将李世民的秘密说出,张亮也因此荣登“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在重要位置安插眼线

李世民剧照

李世民安插亲信常何屯守玄武门,这颗棋子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玄武门之变时,正是常何将李世民的甲士引入并埋伏在玄武门内。

太子东宫的率更丞王晊也是李世民的眼线,在得到李建成与李元吉密谋趁李世民到昆明池赴宴时,将他杀死的情报后,迅速向李世民告密,李世民才下决心发动政变。

这两个人虽然不是什么大人物,但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也可推知,像这样的眼线还有很多。

综上所述,李世民夺取皇位是早有预谋的,是一直埋藏在其心中目标。他通过各种努力与精心准备,想影响父亲李渊改立太子。在冲突加剧后,不惜发动政变来获取皇位。虽然李世民上位后的“贞观之治”为后世所称道,但获取皇位的过程终将成为他无法抹去的污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