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平順:健康扶貧讓貧困羣衆看病無憂

“大娘,上次開的藥喫完了嗎?胃疼有沒有好轉?”“大叔,最近感覺怎麼樣?我先給您測個血壓和心率吧。”……近日,平順縣龍溪鎮北坡村,來自縣人民醫院和鎮衛生院的醫務人員不懼寒風、挨家挨戶爲村民進行健康義診服務。他們一邊細緻地爲村民們做着檢查,一邊耐心地講解着健康扶貧政策。

自2016年健康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平順縣緊緊圍繞讓貧困羣衆“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等關鍵環節,集結全縣優質醫療資源深入各行政村開展農村居民免費健康體檢和診療、慢性病篩查、健康指導、“雙簽約”服務、健康扶貧政策宣傳等活動,最大限度防止羣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今年我院選派76名醫務人員,下鄉600多次爲貧困百姓做檢查、送健康。冬季是一些慢性病的高發期。本月下鄉的主要任務是針對慢性病的再排查,保證所有符合條件的羣衆都能辦上慢性病證。”平順縣人民醫院副院長張偉中說。

“以前每年看病喫藥就給家裏添不小負擔,2016年我和老伴兒都辦上了慢性病本,一年能省下五六千塊錢哩。多虧國家的好政策,真真給我們老百姓減負啦。”北坡村慢性病患者王提則、郭雪英夫婦話裏話外充滿了感激之情。

爲了讓村民更全面地瞭解並享受到健康扶貧政策,縣裏統一印製了健康扶貧宣傳手冊,每入一戶,醫護人員都要給貧困戶發放宣傳手冊和家庭醫生“幫扶聯繫卡”,向他們講解健康扶貧政策。同時,在對因病致貧人員實現“雙簽約”服務的基礎上,積極對接山西省腫瘤醫院、山西省兒童醫院、長治市人民醫院等多家省市三級醫院進行對口幫扶,針對疑難病例實現遠程會診,定期組織各科專家到鄉鎮衛生院開展服務百姓健康快車活動。2016年至今,參加活動的三級醫院醫務人員共135人次,義診患者1358人次。

“過去家裏有人生病了就去找‘赤腳醫生’抓點藥,那個時候出門難、看病更難,哪像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專家服務,平時哪不舒服了還可以電話諮詢,方便呀!”平順縣虹梯關鄉化圪道村村民楊貴蘭談及當下的健康扶貧服務,感慨萬千。

東寺頭鄉桑家河村郭俊保,因妻子患慢性病需長期藥物治療而致貧,成爲建檔立卡貧困戶。近年來,在健康扶貧政策和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走出困境。今年年初,他本人又不幸患上食道癌,前後實施兩次大手術。郭俊保曾擔心剛剛好轉的家境會因此再次陷入貧困,但因參保大病保險,整個住院治療過程花費近五萬元的郭俊保個人支付僅4000元。出院後,村上的“雙簽約”團隊又多次進村入戶關注他的病情,在後續治療上給予更多的醫療救助。

貧困人口能有如此高的醫保報銷水平,得益於全縣建立的貧困人口綜合醫療保障體系。自2017年以來,平順縣認真落實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三保險”、“三救助”和“136”兜底保障政策,使全縣建檔立卡貧困羣衆患病住院符合條件的大病保險、補充保險和醫療救助實現全覆蓋,住院費用綜合保障比例達到90%左右,有效解決了貧困人口看病貴問題。

以前基層醫療衛生系統基礎設施落後,衛生所是清一色的破舊土坯房,“兩條凳子一張牀、破舊桌上開處方”是當時鄉村醫生診療活動的形象概括。“血壓計、聽診器、體溫表就是我們行醫的‘三大件’。”平順縣鄉村醫生王建華說。

如今,農村醫療衛生機構煥然一新,服務能力大幅度提升。全縣共建256個標準化衛生室,每村配備至少1名村醫及基本醫療設備;12個鄉鎮衛生院科室、設備齊全,牀位配備合理,基本藥物達到200種以上,其中西溝鄉等5個鄉鎮衛生院獲得國家級“羣衆滿意的鄉鎮衛生院”。農村居民就診基本實現“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目標。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健康,是民族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是人民羣衆的共同追求。脫貧攻堅以來,平順縣集聚醫務工作者全心全力、入戶入村爲廣大貧困患者提供優質服務。平順縣衛生健康和體育局局長吳月紅告訴記者:“到目前爲止,全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發生率由原來的30.76%減少到5.69%,我們將一如既往、盡心盡責地爲全縣貧困羣衆提供全方位、全週期的醫療保障服務,以全民健康促進全面小康,爲建設‘健康平順’貢獻力量。”(張雨婷)

來源:中共平順縣委宣傳部

編輯:秦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