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字當頭 增進羣衆健康福祉

我市各縣區熱議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十大行動”

健康是幸福之本,社會發展之基。日前,長治市委、市政府出臺《長治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十大行動》,聚焦醫藥衛生難點、痛點、堵點,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十大行動”的出臺在我市各縣區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以開拓創新的勇氣擔當,精準有效的工作舉措,高質高效完成改革任務,讓醫改紅利實實在在惠及民生。

出實招,才能見實效。“近年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平順縣持續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縣從全面實施公立醫院改革、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建設、積極開展便民惠民服務、創新人才引進培養機制、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大力推進健康扶貧等方面科學有序推進,工作紮實有效,基本形成了齊頭並進的改革矩陣,醫改帶給廣大羣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平順縣衛生和健康體育局局長吳月紅說:“‘十大行動’的出臺,是我市醫改進入深水區後的又一有力舉措,是及時的、必要的,而且是具體的、超前的。爲我們進一步做好醫改工作指明瞭方向。我們將把改革精髓內化爲自身發展的要求和動力,緊緊圍繞醫改各項任務的落實,真正把醫改成果轉化爲人民羣衆的健康福祉和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十大行動”以人民羣衆的期盼爲出發點,以基層爲重點、以改革創新爲動力,是新時期做好全市衛生與健康工作的基本遵循,是深化醫藥、醫療、醫保和行業監管等醫改重要舉措的具體化、長治化。屯留區醫療集團黨委書記、院長馬耀斌認真學習《長治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十大行動》後,感受很深。他表示,“十大行動”的出臺必將成爲今後一個時期屯留區深化改革、全面提升醫療集團服務水平的行動指南。區醫療集團將在“十大行動”的指導下,不斷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建立完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推進重點學科建設、加強醫療質量管理,推動全區各醫療機構服務質量加速躍升。

醫療衛生行業發展關乎國計民生,與人民羣衆健康息息相關。“十大行動”提出加強三級醫院對縣區醫療機構的幫扶,激勵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實施心電、影像診斷互聯互通,深化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組建緊密型城市醫療聯合體,全力提升縣區醫療服務能力。長子縣中醫院副院長李志強表示,“十大行動”的多項舉措,爲基層衛生工作的發展打通了最後一公里,二級醫院的收費、三級醫院的服務將逐漸成爲現實。

國家級、省級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每年給予財政補助,鼓勵縣區醫療集團依託優勢藥品經營企業建設中藥飲片供應中心,加強縣區中醫醫院基礎設施建設……提到“十大行動”中加強中醫藥傳承發展的部分,沁源縣醫療集團中醫醫院院長王寶柱感慨道:“‘十大行動’中都是實在話,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和操作性,我們將認真落實文件精神,抓住這一中醫藥事業發展和傳承的新機遇,全面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做好中醫藥的傳承者、百姓健康的守護者。”

“十大行動”心繫民生,及時回應社會關切,順應人民羣衆期盼。“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市出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十大行動,激勵人心、正當其時。”沁縣衛生健康和體育局局長李東宏說道。他認爲“十大行動”明確了縣鄉村三級基層醫療機構發展方向和工作重點,既着眼於解決人民羣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又着力破解體制機制上的障礙和堵點,既突出了補短板、強弱項,又強化了針對性、操作性,是全面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的行動指南,更是推進實施健康中國行動意見的具體舉措,是全方位、全週期保障人民羣衆身體健康的具體行動。

“全面推進藥品耗材集中帶量採購,探索由市醫保中心直接與藥品生產企業或流通企業先預付、後結算藥品耗材採購貨款,進一步降低藥品耗材價格。”看到“十大行動”中的這一條款,黎城縣東陽關鎮善業村鄉村醫生吳孝波露出欣慰的笑容,“鄉親們能用上質優價廉的藥品,減輕看病就醫的負擔,就是我最大的心願。”

“吳孝波從2002年開始任我們村的鄉村醫生,目前月工資600元,加上各類補貼大約1000元,妻子一邊照料患病的女兒一邊種田貼補家用,一家人生活很是困難。即便這樣,他還是一心想着百姓。”善業村黨支部書記李端榮說,疫情發生以來,吳孝波積極參與卡口值班測溫工作,從晚上8時到早上8時,無怨無悔,已值了十幾個班,“他的心裏裝着鄉親們,鄉親們的心裏也都惦記着他,‘十大行動’提出完善鄉聘村用村醫待遇保障,就是百姓發自內心的期盼。”

“人民健康無小事!‘十大行動’體現了市委、市政府的責任和擔當,不斷挺進深水區的改革也正在努力釋放更多紅利,醫患雙方都將有更多獲得感。”壺關縣醫療集團院長魏學斌說,“今天,我們又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相信通過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我們終將走出一條惠及全體人民的健康之路。”(牛惠)

來源 丨 長治日報

編輯 丨 秦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