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字当头 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我市各县区热议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大行动”

健康是幸福之本,社会发展之基。日前,长治市委、市政府出台《长治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大行动》,聚焦医药卫生难点、痛点、堵点,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大行动”的出台在我市各县区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开拓创新的勇气担当,精准有效的工作举措,高质高效完成改革任务,让医改红利实实在在惠及民生。

出实招,才能见实效。“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平顺县持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县从全面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建设、积极开展便民惠民服务、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大力推进健康扶贫等方面科学有序推进,工作扎实有效,基本形成了齐头并进的改革矩阵,医改带给广大群众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平顺县卫生和健康体育局局长吴月红说:“‘十大行动’的出台,是我市医改进入深水区后的又一有力举措,是及时的、必要的,而且是具体的、超前的。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医改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将把改革精髓内化为自身发展的要求和动力,紧紧围绕医改各项任务的落实,真正把医改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十大行动”以人民群众的期盼为出发点,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是新时期做好全市卫生与健康工作的基本遵循,是深化医药、医疗、医保和行业监管等医改重要举措的具体化、长治化。屯留区医疗集团党委书记、院长马耀斌认真学习《长治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大行动》后,感受很深。他表示,“十大行动”的出台必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屯留区深化改革、全面提升医疗集团服务水平的行动指南。区医疗集团将在“十大行动”的指导下,不断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建立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推动全区各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加速跃升。

医疗卫生行业发展关乎国计民生,与人民群众健康息息相关。“十大行动”提出加强三级医院对县区医疗机构的帮扶,激励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施心电、影像诊断互联互通,深化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组建紧密型城市医疗联合体,全力提升县区医疗服务能力。长子县中医院副院长李志强表示,“十大行动”的多项举措,为基层卫生工作的发展打通了最后一公里,二级医院的收费、三级医院的服务将逐渐成为现实。

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每年给予财政补助,鼓励县区医疗集团依托优势药品经营企业建设中药饮片供应中心,加强县区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提到“十大行动”中加强中医药传承发展的部分,沁源县医疗集团中医医院院长王宝柱感慨道:“‘十大行动’中都是实在话,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操作性,我们将认真落实文件精神,抓住这一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传承的新机遇,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做好中医药的传承者、百姓健康的守护者。”

“十大行动”心系民生,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顺应人民群众期盼。“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市出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大行动,激励人心、正当其时。”沁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局长李东宏说道。他认为“十大行动”明确了县乡村三级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既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又着力破解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和堵点,既突出了补短板、强弱项,又强化了针对性、操作性,是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行动指南,更是推进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意见的具体举措,是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具体行动。

“全面推进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探索由市医保中心直接与药品生产企业或流通企业先预付、后结算药品耗材采购货款,进一步降低药品耗材价格。”看到“十大行动”中的这一条款,黎城县东阳关镇善业村乡村医生吴孝波露出欣慰的笑容,“乡亲们能用上质优价廉的药品,减轻看病就医的负担,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吴孝波从2002年开始任我们村的乡村医生,目前月工资600元,加上各类补贴大约1000元,妻子一边照料患病的女儿一边种田贴补家用,一家人生活很是困难。即便这样,他还是一心想着百姓。”善业村党支部书记李端荣说,疫情发生以来,吴孝波积极参与卡口值班测温工作,从晚上8时到早上8时,无怨无悔,已值了十几个班,“他的心里装着乡亲们,乡亲们的心里也都惦记着他,‘十大行动’提出完善乡聘村用村医待遇保障,就是百姓发自内心的期盼。”

“人民健康无小事!‘十大行动’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责任和担当,不断挺进深水区的改革也正在努力释放更多红利,医患双方都将有更多获得感。”壶关县医疗集团院长魏学斌说,“今天,我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相信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我们终将走出一条惠及全体人民的健康之路。”(牛惠)

来源 丨 长治日报

编辑 丨 秦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