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媽今年50歲,近兩年來,總感覺自己左邊肩膀不舒服,像是有什麼東西“卡住了關節”,活動並不利索,也用不上勁。她也去過好多地方就診,都說是得了肩周炎,但是鍼灸、中藥敷貼都試過,都沒什麼效果。

  最近半年來,肩膀的不適越來越嚴重,甚至還出現了疼痛。“一開始只是白天會痛,現在晚上也痛,我常常半夜被痛醒。”

  於是,11月初,王大媽來到了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馬偉博士處就診。

  “做核磁共振檢查發現,王大媽肩關節內有蠶豆大小的黑色陰影,考慮肩關節內的遊離體。”於是,馬偉給王大媽進行了微創手術,結果發現肩關節內有一顆蠶豆大小、牙齒狀的白色遊離體,還有15顆圓形或類圓形的遊離體,像珍珠一樣,存在於關節腔、關節滑膜、肩袖處。因爲這些遊離體,肩袖組織已經被磨出了一個魚嘴狀的口子。

  關節鏡下的滑膜軟骨瘤

  最後,馬偉將這些遊離體取出,併爲王大媽撕裂的肩袖進行了縫合。

  “王大媽這是得了肩關節滑膜軟骨瘤病。”馬偉說,“滑膜軟骨瘤在中青年中比較常見,一般多發於膝關節,肩關節較少見,肩關節內的滑膜軟骨瘤容易導致關節內肩袖組織大面積磨損撕裂。對患者來說,在特定的角度上,會感覺到關節被卡住。”

  關節內類圓形陰影

  馬偉提到,滑膜軟骨瘤目前發病原因並不是很明確,可能跟反覆的慢性炎症刺激有關係。一般來說,該病是良性病變,但是有一定的複發率,術後一兩年可能會復發。

  “每年我們會接診到10多個滑膜軟骨瘤病患者。很多上了年紀的人,往往會把所有的肩膀疼痛問題都歸結爲肩周炎。事實上,肩周炎的患者比例並不高,每週因爲肩膀疼痛來就診的病人中,大概只有5個是肩周炎。”馬偉說。

  馬偉提醒,市民如果發現自己關節內有彈跳感,或者有彈響聲,“嘎達嘎達”會響,就要懷疑自己可能得了滑膜軟骨瘤病或者軟骨的剝脫掉落。“大家平時要避免長時間、重複性的動作,從而更好地養護關節,減少磨損,避免肩峯撞擊綜合症、滑膜軟骨瘤等疾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