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閒步於1600多年曆史在仙崗村裏,彷彿穿越年代,隨意看景都是過往點滴,隨便一坐,便可傾聽一段歷史故事。

丹竈仙崗村是一條文化底蘊積澱深厚的歷史鄉村,保留着古色古香的古村特色,每一個角落都蘊涵着豐富的鄉土文化和歷史記憶。那排列整齊的院落、散發古香古色的巷道、傲然樹立的鑊耳老屋、蒼勁挺拔的老榕樹,都在傾述着仙崗的過往和深韻文化。

耄耋老人怡然自得地坐在百年榕樹下聊着過往,笑看如今村內喜人變化,旭日印照在鑊耳老屋房檐上,光斑折射於地面上,古道西風瘦犬趴在一旁享受旭日暖陽,水墨畫般的景象在仙崗村內日日上映。仙崗村村景美人心善,道德和諧之風吹進古巷古道,吹進每個仙崗村民的心窩裏。

古村活化美景如畫

說起仙崗古村,總有讓人意猶未盡點滴故事和情懷,雕欄畫棟、風荷韻味、宗祠猶存……印證着仙崗過往的那令人回味的過往和故事。

仙崗村村道兩旁的明清建築並排而立又錯落有致,青磚、雕塑、鑊耳留存下原汁原味的嶺南韻味,枝葉茂密的大榕樹,爲老人小孩提供納涼、玩耍、嬉戲,古村風光讓人享受其中。仙崗擁有衆多反映地方建築特色的宅院府第、壇廟祠堂和池塘井泉等,訴說着仙崗村過往的點滴和故事情懷,如今仍然印記在每個村民心中。

保持古村韻味的同時也要深入古村文化發展的建設工作,仙崗村確定了“道格仙崗·厚德有爲”的發展思路,開展葛洪古道修復、雞蛋花廣場改造、番塔廣場建造、村居公園建設,村頭村旁、庭院和屋前屋後種花種果等綠化美化村居環境系列工程,完善公共配套設施建設。今年9月,仙崗村開展了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和配套管網工程,建成後每天可處理200噸生活污水,解決經濟社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的問題。

村內基礎環境設施改造升級後,提升了村內美麗宜居的生活環境,成爲村民們休閒娛樂的好場所,更是拉近鄰里關係的友好橋樑。“村內環境越來越靚啦,村民的幸福感都提升了。”村民代表陳建強說,仙崗的變化每個村民有目共睹和享受其中,如今看到仙崗的變化都感到無比欣慰。

在仙崗,茶餘飯後村民們會約上棋友到榕樹頭下納涼下棋;帶着孫子到雞蛋花廣場嬉戲玩耍;中秋佳節之時,番塔廣場上彙集人氣觀賞燒番塔等傳統民俗活動;制定村規民約讓村民們自覺維護村內環境保護,村民自發組成環境義工護衛隊,維護村容村貌和村內公共秩序,村民共同參與村內共建當中,文娛活動也日益增加,文化氛圍日漸醇厚。

東晉清泉源遠流長

仙崗村呈半環形走向,分東、南、西三大片,衆多的古蹟分佈於村中且保存完好,吸引衆多攝影愛好者前來採風。其中,祠堂就有儉堂大夫祠、陳氏大宗祠等10多處。此外,還有清代私塾、清末民初舊商鋪等。歷史上記載的“仙崗八景”之一稱的“蟹眼雙泉”至今仍然保留完好。

南海丹竈蟹眼仙泉 劉世輝/攝

老村民葉亮源介紹“蟹眼雙泉”指的是仙崗村裏的兩口古井,有“雌”、“雄”之分,兩個泉眼相距不到50米,相傳是東晉時期煉丹術家葛洪在丹竈煉丹時清洗草藥的地方。多年來,井水保持清澈甘甜,井水源源不斷地從井框邊的小口流出,經洗藥池後流進村裏的荷塘,養育了一池碧蓮和草魚,也爲仙崗村帶來美麗的景觀。如今仍然有不少村民帶着“蟹眼雙泉”打上一壺清甜之水,回到家中燒水做飯,或是習慣或是這一份甘甜讓仙崗村民一直回味無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仙崗人。

特色活動蓬勃開展

從蟹眼泉踏過仙崗古道通往村內另一頭,隱藏着由民間收藏家打造的私人博物館,這裏還是村史館和粵曲文化傳承基地,館裏彙集了各朝代的歷史文物,例如清朝消防器等一系列具有歷史印記的文化物件,結合粵曲文化相互輝映,令人彷彿穿越時光回到從前的經典場景。

打造文化氛圍一直是仙崗村凝聚文化氛圍的特色工程,仙崗村極大程度上保護了村內燒番塔、盲公話、北帝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讓年輕一輩有更多機會了解和傳承傳統文化。

宋振榮(藝晶) / 攝

2012年5月,仙崗村獲得“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稱號。仙崗在原有的古村文化氛圍中設有村文化中心(村民活動中心),設置圖書閱覽室館等文化空間,還配備文化專幹、文藝志願者指導村民組建舞蹈、舞獅等文化隊伍,開展最美家庭創建、道德人物評選、家風家訓等文明風尚建設系列主題活動,羣衆性文化活動蓬勃開展,豐富羣衆精神文化生活,厚植鄉土文化根脈。

佛山十大醉美古村

望得見山水,才能記住鄉愁。作爲嶺南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佛山擁有一大批傳統特色鮮明、歷史文化厚重、民俗活動豐富的古村落,這不僅是佛山人鄉愁的依託,更傳承着嶺南文化的底蘊與魅力。

爲讓市民遊客更深入瞭解佛山古村旅遊資源,佛山市旅遊局、佛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佛山市文廣新局共同舉辦了“佛山十大醉美古村”評選活動。

“佛山十大醉美古村”評選活動將從驗收的30條古村中,分別通過市民投票和專家評審,選出最具特色的10條古村,作爲佛山古村活化和鄉村旅遊的名片和示範。其中,丹竈鎮仙崗村入選了佛山十大醉美古村候選名單。

趕緊點擊【閱讀原文】

爲丹竈美麗的仙崗村投上一票吧~

來源|有爲丹竈週報 吳瑋琛

圖片|丹竈鎮宣傳文體辦、劉世輝、宋振榮(藝晶)

編輯|南海丹竈微信編輯團隊、念響新媒體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