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我大学刚开始学习心理咨询的时候,老师教我们的第一个心理咨询技术就是如何倾听。刚开始我是不以为意的,我觉得听别人说话多简单啊,只要你听力正常,是个人都能做到。

  但直至今日柠檬做了这么多年心理咨询师,在“倾听”这门功课上可能也才稍微摸到点边,今天柠檬就跟大家来谈谈倾听这件事。

  01

  作为倾听者,我们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抱着百分之一百的耐心和精力去听对方讲话的,事实上在倾听别人的时候,我们很多时候是处于这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心神涣散。

  你觉得对方说的话一点价值都没有,特别冗长,还很琐碎,有一种不耐烦的感觉,又不好意思打断她,所以任凭她继续说。

  你虽然在听着,但其实思维已经不在这了,也许是想着自己待会要做的事,也许是纠结晚上要吃什么,还有可能是什么都没想大脑放空。

  总而言之,对方说的话你并没有认真地去听,她要是问你的意见,你也随便用两句话敷衍过去。

  你觉得自己花了时间倾听对方了,但实际上根本没有。

  第二种常见的状态是带着“人生导师”的角色去评价、审判甚至讽刺对方。

  比如你的好朋友跟你说她跟男朋友吵架了,可能事情还没听完,你就已经急着下结论了:“你看看,我早就说了吧,他是个渣男!你怎么就这么笨!”

  也许你觉得用这样激烈的言辞可以打醒对方,但你的批判和讽刺只会让她以后减少跟你倾诉。

  其实异位而处就能体会了。

  就好比说你今天遇到了好多倒霉事,想找个人吐吐槽诉诉苦,结果没说两句,对方不是在东张西望就是两眼放空,甚至听到你的倒霉经历还很无情的嘲笑你,那估计你说不了五分钟就说不下去了。

  这时候你会比之前更加沮丧,不仅觉得自己倒霉,还会觉得没人能理解你,而这种心情会投射到你的倾诉对象身上,觉得自己找错了人,对方不够朋友,一点不懂你,之后也会跟她保持距离……

  02

  人际关系的改变很多时候就藏在这些细枝末节里,不认真听别人讲话就可能让你丢掉客户,失去朋友,甚至让爱人对你失望。

  想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其实不需要多说什么,用行为表达也许更能让对方察觉到你的善意。

  当对方说话的时候,你可以安静的注视着他,目光注视是最容易让人感到温暖的举动。

  在这一刻,你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对方身上,不管他说的是不是你感兴趣的话题都要努力的去听。

  保持身体前倾,这个动作可以无形地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

  如果对方有什么难言之隐,也不要一个劲的追问,适当的保持沉默,给一点鼓励的眼神就足够了。

  倾听的时候不用急着想一会我要怎么说,因为倾听最重要的是听。

  即便是说,也应该是建立在听的基础上。

  比如阐述一下你刚才听了她的话是什么感受。这样的重复才会真正让对方感觉到自己被尊重。

  要做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学会听人家说话。

  

  当别人在你这得到了认同,那他自然就会把你当做“自己人”,愿意跟你继续建立更深的情感联结。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