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和火星哪個更適合人類?大規模移居選擇金星,小規模選火星

就目前兩顆星球的星球環境,人類貿然登錄也只會面臨生命危險。先看金星,金星表面溫度高達460攝氏度,若沒有外部保護設施,估計宇航員剛下飛船便能被瞬間熔化。除溫度之外,金星表面的大氣壓也讓人感到“壓力山大”,其表面大氣壓約爲地球大氣壓的96倍!在此大氣壓環境下,想要活下來真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

再看金星的大氣環境,金星大氣層內90%的氣體是二氧化碳。這還不是最可怕的,金星的空氣中漂浮着大量的硫酸雲,時不時便會下起一場硫酸雨。若沒有外部防護設備,估計沒有人能在金星存活超過一天。

接下來看火星,從整體上來看,火星的環境確實比金星要友好得多。但火星表面大氣壓極低以及火星周圍磁場極弱是它的“硬傷”。據測量,火星表面大氣壓約爲地球表面大氣壓的0.8%,在如此低壓環境中,人類根本無法順暢呼吸。同時,由於火星周圍磁場較弱,火星表面太陽風盛行,在這樣的環境,人類依舊難以生存。

霍金早前曾說過,正如同一個籃子裏無法一直盛放所有雞蛋,地球也不會一直都是可供人類生存的家園,在地球發生鉅變之前,找到下一個可代替地球的星球,是十分必要的

既然距離地球最近的這顆星球“先天不足”,從不輕言放棄的科學家便思考如何通過“後天努力”將它們改造成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

大多數都科學家都認爲,相比於改造金星,改造火星的難度較低。針對火星目前存在的問題,我們只需要在火星上建造一個大型的、以地球爲原型的密閉式生態圈即可,只要生態圈內的水氣能夠正常流動與循環,我們便可在生態圈內生存,不受外部環境影響。

但考慮到火星質量較小,不到地球質量10%,科學家認爲火星定無法容納大批人類,因此火星適合改造爲小規模移民星球。而質量約爲地球質量80%是金星則較爲適合打造爲大規模聚居星球。

可是,改造金星的難度要遠大於地球,在科學家的設想中,要想在金星上生存,唯有采用建造巨型太空漂浮船的方式,在金星大氣層內漂浮生存。很顯然,建造太空飛船要比建造地面基地困難得多,同時還要求飛船外殼具有極強的耐腐蝕性,能夠抵抗金星上頻繁硫酸雨的腐蝕。

如今,改造與移民金星和火星都仍處於理論計劃階段,還未付諸具體行動。據科學家估算,要想成功將火星或金星打造爲適合人類生存的模樣,沒有上萬年是難以實現的。 無論是外出旅行還是現場觀看演唱會,戴上這個單孔望遠鏡,會帶給你給清晰的更近的畫面,給你與衆不同的享受。

可以當作手錶使用,也可以用來監測身體的健康,瞭解自己的心率和血壓。

傳統的音箱用膩了,大家可以試試“磁懸浮”音箱,簡直音箱界的“黑科技”。

經常用眼會導致眼乾、眼澀,產生黑眼圈,用眼過度容易導致視力下降,是時候該爲眼睛做一個SPA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