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3月26日,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迎來首場新聞發佈會暨旗艦報告發佈會。現場發佈的《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4年度報告》顯示,亞洲經濟仍將維持較高增速,2024年亞洲GDP規模佔全球比重預計爲49%。在經濟增長方面,儘管面臨各種外部經濟挑戰,但亞洲經濟仍將維持較高增速。在相對強勁消費和積極的財政政策的支持下,亞洲經濟增速有望高於2023年,並達到4.5%左右。亞洲仍將是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地區。

服務貿易數據首次實現順差

報告認爲,亞洲區域一體化進程持續推進。從2022年數據看,全球對亞洲貨物貿易的依存度保持穩定(達到38.8%),亞洲經濟體對亞洲貨物貿易的依存度保持在57.4%的高水平,RCEP和CPTPP經濟體對亞洲的貿易依存度分別爲58.4%和50.4%。中國和東盟的貨物貿易中心地位保持穩定。中國的貨物貿易出口競爭力優勢明顯,對其他亞太經濟體的出口貿易持續增長,對東盟、印度的出口同比增速分別爲19.2%和23%,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區域價值鏈的韌性與調整。展望2024年,中國、東盟國家、印度的經濟較快增長將加大亞洲區內貿易的需求。

報告指出,2022年,亞洲服務貿易呈現出明顯的復甦和增長趨勢,首次實現了服務貿易順差,金額高達405.52億美元,這一變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反映了亞洲服務貿易結構的優化和服務出口能力的增強。

此外,亞洲數字訂購貿易蓬勃發展,數字交付貿易增長迅速。亞太地區已成爲全球最大的零售電子商務市場。2023年,中國(第一)、日本(第四)、韓國(第五)、印度(第六)的零售電商市場銷售量在全球排名在前十以內。

報告指出,在金融市場方面,亞洲主要國家資本市場、外匯市場、債券市場以及銀行業將趨於穩定。2023年,較多亞洲經濟體股票指數上漲、貨幣貶值,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回落以及銀行部門不良貸款率出現下降。2024年,得益於經濟穩步復甦以及外部貨幣政策緊縮步伐放緩等因素,多數亞洲經濟體股票指數或將延續反彈態勢、匯率上行、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持續回落以及銀行部門不良貸款率進一步下降。

報告指出,在貿易與投資方面,亞洲有望扭轉2023年的下行趨勢。受全球經濟增速下降、地緣政治衝突、國際金融環境依然偏緊等因素影響,2024年亞洲乃至全球貿易與投資增長可能面臨較大壓力,同時面臨供應鏈分化的衝擊。但是,亞洲數字貿易加速發展和旅遊業復甦加快以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經貿安排持續推進,亞洲價值鏈和產業鏈重構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積極效應有望逐步顯現,亞洲貿易與投資也將因此增添新的動力。

邁向零碳需要更明確的激勵約束機制

報告指出,亞洲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居全球首位。IEA預測,到2025年,亞洲將消耗全球一半的電量,中國用電量將達到全球的1/3;未來三年,全球電力需求量70%以上的增長將來自中國、印度和東南亞。2022年亞洲電力與供暖系統溫室氣體排放量已達97.2億噸,佔本地區總排放量的38%,佔世界排放量的64%。

報告指出,亞洲將在電力供給側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水電、核電等非化石能源,積極推動儲能設施規模化發展,構建多元化清潔能源供應體系。預計到2060年,亞洲電源裝機規模較2020年增長約3倍,基準場景和綠色加速情景下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佔電源總裝機的比重分別超過70%和80%。

同時,報告提到,亞洲新能源發電將迎來快速發展。基準情景下,到2030年亞洲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達到26億千瓦,到204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將成爲亞洲的主體電源,到2060年,亞洲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達到110億千瓦。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具有技術、成本優勢和長期穩定的政策環境,將在推進全球能源革命尤其是降低全球風電、太陽能發電成本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報告指出,亞洲電源裝機持續增長,可再生能源投資力度加大,太陽能和風能爲亞洲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點領域。截至2022年底,亞洲電源裝機容量達到45億千瓦,較2013年增長了19.4億千瓦,年均增速5.8%。2022年亞洲太陽能和風能裝機容量爲10.5億千瓦,佔總裝機比重爲23.4%,較2013年增長了18%;火電發電裝機容量佔總裝機比重逐年下降,2022年降至58.3%,較2013年下降了13.5%;水電和核電裝機容量分別爲6.7億千瓦、1.3億千瓦,較2013年分別增加1.8億千瓦、0.4億千瓦。

人工智能將解決老齡化問題

在“科技革命‘奇點’離我們有多遠?”的分論壇上,圍繞人工智能展開了討論。人類居住火星的可能、人工智能解決老齡化問題、新質生產力帶來的改變等,成爲嘉賓熱議的焦點。

博鰲亞洲論壇諮委、芬蘭前總理阿霍表示,中國面臨老齡化問題,未來幾十年當中,數千萬的中國人會退休進入老齡社會,在這個過程當中,現有的養老模式、商業模式、政府治理模式將無法應對如此龐大的老齡人口。然而,人工智能的出現,讓人有信心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創新性技術的應用和實施將惠及千家萬戶。

“如果通過AI等現代技術實現對火星的改造,進而使得人類能夠居住在火星,這將是人類今後一段時間最大的科技革命‘奇點’”,澳門科技大學協理副校長、澳門空間技術與應用研究院院長張可可提出頗具想象力的觀點。

張可可表示,人工智能、快速計算機的發展使得人類對空間的探索更加強有力和深入。中國在2021年向火星發射了“天問一號”飛船併成功着陸,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探測。2028年中國將發射第二艘飛船“天問3號”,在火星上採取樣本拿回地球進行分析。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在於,火星過去像地球一樣也有水、海洋、大氣,但火星比較小,演化過程比較快,從某種意義上看,今天的火星代表了地球的未來。如果人類能夠在AI等現代技術的幫助下,到火星上改造環境,使得人類可以居住,這將是人類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一步。

關於這項科技革命的技術關鍵點,張可可解釋稱,地球地下3000公里有一臺巨大的“地球發電機”不斷產生電流、磁場,以保護地球的空氣、水和生命。但火星的“發電機”約在幾十億年前已經停止,如果人類能到火星上重啓它的“發電機”,進而產生磁場來保持大氣的水分,將可以使生命繼續發展。

中國經濟當下熱詞“新質生產力”在論壇上也被嘉賓提及。小i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袁輝表示,投入全世界所有算力都不能滿足人工智能的需求,人工智能的算力一定會奔向量子計算,人工智能從能源角度講一定是核聚變。他進而表示,中國提出了“新質生產力”,人和生產物料之間的關係已不是簡單的利用物料變化產生工具的問題,工具正在迅速改變人。下一階段,人類如何快速利用AI工具,將是跑贏大盤的關鍵。

此外,遠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張躍在論壇上提出,科技最大的問題是環境問題,科技越繁榮環境問題越嚴重,解決的核心是能源,如果不把太陽能或者風能大力發展起來,人類是沒有未來的。

首爾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教授、《IEEE模式分析與機器智能彙刊》主編Kyoung Mu Lee分享觀點稱,人工智能科學家2017年曾預測科技的“奇點”在2060年最有可能出現,然而如今再問,這個時間將縮短到五年。如今,人工智能會幫助開發和發展量子計算,也能找到更好的新材料和新環境發展核劇變。三個技術疊加到一起,能夠帶來真正的“奇點”,真正的爆炸性的發展。

北京商報記者 王曉然 李海媛

相關文章